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3页 |
1.1 分子生物学 | 第13-16页 |
1.1.1 JEV结构与基因表达 | 第13-14页 |
1.1.2 JEV蛋白 | 第14-15页 |
1.1.3 JEV复制周期 | 第15-16页 |
1.2 流行病学 | 第16-18页 |
1.2.1 JE的流行现状 | 第16-17页 |
1.2.2 JE的传播和宿主 | 第17-18页 |
1.3 JE的防治 | 第18-19页 |
1.4 JE诊断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病毒分离鉴定 | 第19-20页 |
1.4.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0页 |
1.4.3 血清学方法 | 第20-22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JEV prM-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第23-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1 实验动物与细胞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2.2.1 JEV prM-E蛋白表达与纯化 | 第23-24页 |
2.2.2 小鼠免疫 | 第24页 |
2.2.3 细胞融合 | 第24-25页 |
2.2.4 克隆与筛选 | 第25页 |
2.2.5 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制备 | 第25页 |
2.2.6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与亚类鉴定 | 第25页 |
2.2.7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25页 |
2.2.8 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 | 第25-26页 |
2.2.9 与西尼罗病毒交叉反应鉴定 | 第26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6-29页 |
2.3.1 克隆与筛选 | 第26页 |
2.3.2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与亚类鉴定 | 第26-27页 |
2.3.3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27页 |
2.3.4 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 | 第27-28页 |
2.3.5 与西尼罗病毒交叉反应鉴定 | 第28-29页 |
第三章 JEV prM-E蛋白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9-4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3.1.1 病毒与主要试剂 | 第29页 |
3.1.2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3.2.1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与检测 | 第29-30页 |
3.2.2 单克隆抗体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 第30-31页 |
3.2.3 标准抗原的纯化与检测 | 第31页 |
3.2.4 抗原捕获ELISA方法的条件优化 | 第31-33页 |
3.2.5 酶标板保护液的优化 | 第33页 |
3.2.6 ELISA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第33页 |
3.2.7 ELISA的重复性试验 | 第33页 |
3.2.8 ELISA的特异性试验 | 第33-34页 |
3.2.9 ELISA的敏感性试验 | 第34页 |
3.2.10 ELISA试剂盒的组装与保存期试验 | 第34页 |
3.2.11 ELISA试剂盒检测JEV亚单位疫苗抗原 | 第34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4-48页 |
3.3.1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与检测 | 第34-35页 |
3.3.2 标准抗原的纯化与检测 | 第35页 |
3.3.3 抗原捕获ELISA方法的条件优化 | 第35-42页 |
3.3.4 抗原捕获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42页 |
3.3.5 酶标板保护液的优化 | 第42-43页 |
3.3.6 ELISA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第43页 |
3.3.7 ELISA的重复性试验 | 第43-44页 |
3.3.8 ELISA的特异性试验 | 第44-45页 |
3.3.9 ELISA的敏感性试验 | 第45页 |
3.3.10 ELISA试剂盒的组装与保存期试验 | 第45-46页 |
3.3.11 ELISA试剂盒检测JEV亚单位疫苗抗原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