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2.1 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 | 第18-19页 |
2.2 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政府与市场 | 第19页 |
2.3 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保险 | 第19页 |
2.4 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19-24页 |
第3章 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及其意义——以山东省商业保险市场为例 | 第24-32页 |
3.1 责任保险有利于公众权益的有效维护 | 第24-26页 |
3.1.1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有效维护作用 | 第24-25页 |
3.1.2 医疗责任保险的有效维护功能 | 第25页 |
3.1.3 校园方责任保险的有效维护价值 | 第25页 |
3.1.4 其他责任保险的有效维护意义 | 第25-26页 |
3.2 治安保险及社区综合保险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的完善 | 第26-28页 |
3.2.1 背景 | 第26页 |
3.2.2 开办险种 | 第26-27页 |
3.2.3 操作模式 | 第27页 |
3.2.4 取得的成效 | 第27-28页 |
3.3 银龄安康工程有利于老年人意外伤害问题的解决 | 第28-30页 |
3.3.1 主要做法 | 第28-29页 |
3.3.2 解决的功效 | 第29-30页 |
3.4 农业保险有利于农业保障体系的构建 | 第30-32页 |
3.4.1 发展概况 | 第30页 |
3.4.2 创新突破 | 第30页 |
3.4.3 保障的作用 | 第30-32页 |
第4章 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2-39页 |
4.1 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4.1.1 对现有政策执行不力 | 第32页 |
4.1.2 关注系统性风险不足 | 第32页 |
4.1.3 险种创新不足 | 第32-33页 |
4.1.4 保障水平不足 | 第33页 |
4.1.5 责任范围有限 | 第33-34页 |
4.1.6 不理性竞争的苗头有所抬头 | 第34-35页 |
4.2 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35-39页 |
4.2.1 宏观上无顶层设计方案 | 第35页 |
4.2.2 微观上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 第35-36页 |
4.2.3 方法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第36页 |
4.2.4 社会环境上缺乏保险意识 | 第36页 |
4.2.5 行业自身为政府改革转型提供服务的水平不足 | 第36-39页 |
第5章 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的国际经验——以汽车保险为例 | 第39-42页 |
5.1 参与政府部门制定道路交通规则 | 第39页 |
5.2 推动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 | 第39-40页 |
5.3 提高汽车维修标准水平 | 第40页 |
5.4 引导汽车消费理性化 | 第40页 |
5.5 营造安全文明的驾驶氛围 | 第40-42页 |
第6章 推动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 | 第42-47页 |
6.1 政府应将保险纳入改革转型的整体框架 | 第42-43页 |
6.1.1 政策支持 | 第42-43页 |
6.1.2 促进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 第43页 |
6.2 保险业应进一步主动参与社会治理 | 第43-45页 |
6.2.1 创新行业理念,提高专业能力 | 第43-44页 |
6.2.2 增强产品设计创新 | 第44页 |
6.2.3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6.3 保险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应做好引导工作 | 第45-47页 |
6.3.1 保险监管机构方面 | 第45-46页 |
6.3.2 保险行业协会方面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