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门德尔松与他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第11-27页 |
第一节 介绍门德尔松生平及创作背景 | 第11-13页 |
一、作曲家生平 | 第11-12页 |
二、创作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特征 | 第13-25页 |
一、作品介绍 | 第13-15页 |
二、乐曲分析 | 第15-25页 |
第三节《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学习演奏《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第27-53页 |
第一节 练习乐曲 | 第27-32页 |
一、对乐曲的音准、节奏等基本问题的规范 | 第27-30页 |
二、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误区和乐曲风格的转换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演奏乐曲 | 第32-53页 |
一、心理因素与演奏技巧 | 第32-46页 |
二、与伴奏的融合 | 第46-53页 |
第三章 演奏风格比较 | 第53-62页 |
第一节 演奏风格介绍 | 第53-55页 |
一、穆特和郑京和的演奏风格 | 第53-54页 |
二、其他演奏家的演奏风格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演奏方法的比较 | 第55-62页 |
一、速度与力度的比较 | 第55-57页 |
二、音色与基本技巧的比较 | 第57-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