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筝的视觉要素与美学特征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7-8页 |
| ·文献述评 | 第8-9页 |
| ·本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9-10页 |
| ·研究路径 | 第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第10页 |
| ·研究重点 | 第10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0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 2 潍坊风筝的发展及工艺制作调查研究 | 第11-21页 |
| ·潍坊风筝缘起与发展 | 第11-12页 |
| ·潍坊风筝与当地地域文化 | 第12-13页 |
| ·潍坊风筝工艺流程 | 第13-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潍坊风筝的类型及视觉构成要素赏析 | 第21-33页 |
| ·潍坊风筝的类型 | 第21页 |
| ·国内风筝的造型 | 第21-24页 |
| ·国外风筝的造型 | 第24-25页 |
| ·潍坊风筝的视觉要素审美 | 第25-32页 |
| ·视觉审美的界定 | 第25页 |
| ·潍坊风筝生动形象的造型审美 | 第25-28页 |
| ·潍坊风筝鲜艳热烈的色彩审美 | 第28-30页 |
| ·潍坊风筝吉祥如意的图案审美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4 潍坊风筝设计美学特征研究 | 第33-38页 |
| ·什么是美 | 第33页 |
| ·潍坊风筝的静态美 | 第33-35页 |
| ·静态美中的工艺美 | 第33-34页 |
| ·静态美中的线条美 | 第34-35页 |
| ·潍坊风筝的动态美 | 第35-37页 |
| ·动态美中的飘逸美 | 第35-36页 |
| ·动态美中的韵律美 | 第36页 |
| ·动态美中的空灵美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5 潍坊风筝文化内涵探究 | 第38-42页 |
| ·精神文化意蕴 | 第38-39页 |
| ·民俗文化意蕴 | 第39-40页 |
| ·美的文化意蕴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6 潍坊风筝的商业化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 | 第42-46页 |
| ·潍坊风筝与现代市场接轨 | 第42页 |
| ·潍坊风筝与现代商业的结合 | 第42-43页 |
| ·潍坊风筝与当代人们价值观合拍 | 第43-44页 |
| ·潍坊风筝在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7 结论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 | 第50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0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绩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