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资源调度及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SCMA的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2.1 SCMA系统模型 | 第12-13页 |
2.2 SCMA编码技术 | 第13-16页 |
2.2.1 多维度调制和稀疏序列扩频 | 第13-14页 |
2.2.2 资源与用户映射关系 | 第14-16页 |
2.3 SCMA译码技术 | 第16-19页 |
2.3.1 基于最大似然的SCMA译码 | 第16-17页 |
2.3.2 基于消息传递算法的SCMA译码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SCMA系统资源调度方案研究 | 第20-36页 |
3.1 经典资源调度算法 | 第20-23页 |
3.1.1 轮询算法 | 第20-21页 |
3.1.2 最大载干比算法 | 第21页 |
3.1.3 比例公平算法 | 第21-22页 |
3.1.4 仿真分析 | 第22-23页 |
3.2 基于实时业务的资源调度算法 | 第23-27页 |
3.2.1 时延调度算法 | 第23-24页 |
3.2.2 最大权重延迟优先算法 | 第24页 |
3.2.3 指数比例公平算法 | 第24-25页 |
3.2.4 仿真分析 | 第25-27页 |
3.3 自适应SCMA系统 | 第27-29页 |
3.3.1 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 | 第27页 |
3.3.2 自适应过载技术 | 第27-29页 |
3.4 自适应SCMA系统资源调度方案研究 | 第29-35页 |
3.4.1 用户分组调度方案 | 第29-31页 |
3.4.2 顺序优选调度方案 | 第31-33页 |
3.4.3 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SCMA系统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 第36-57页 |
4.1 经典功率分配算法 | 第36-37页 |
4.1.1 平均功率分配算法 | 第36页 |
4.1.2 注水功率分配算法 | 第36-37页 |
4.2 基于最大容量的功率分配算法设计 | 第37-46页 |
4.2.1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 第37-38页 |
4.2.2 单用户载波间功率分配 | 第38-39页 |
4.2.3 组内用户间功率分配 | 第39-41页 |
4.2.4 组间功率分配 | 第41-43页 |
4.2.5 仿真分析 | 第43-46页 |
4.3 基于最大能量效率的功率分配算法设计 | 第46-56页 |
4.3.1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 第46-47页 |
4.3.2 单用户载波间功率分配 | 第47-48页 |
4.3.3 组内用户间功率分配 | 第48-51页 |
4.3.4 组间功率分配 | 第51-53页 |
4.3.5 仿真分析 | 第53-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