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喷出岩(火山岩)论文

内蒙古中部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8页
    1.2 研究思路和科学问题第18-20页
        1.2.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2.2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19页
        1.2.3 本论文工作量第19-2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0-29页
    2.1 内蒙古中部区域地质概况第20-21页
    2.2 四子王旗晚早白垩世火山岩第21-23页
    2.3 内蒙古中部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第23-29页
        2.3.1 集宁火山岩区第25-26页
        2.3.2 阿巴嘎火山岩区第26-27页
        2.3.3 赤峰火山岩区第27-29页
第三章 内蒙古中部中-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岩相学第29-33页
    3.1 中生代火山岩第29-30页
    3.2 新生代火山岩第30-33页
第四章 分析测试方法第33-40页
    4.1 样品的制备第33页
    4.2 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第33-36页
        4.2.1 主量元素测试第33-34页
        4.2.2 微量元素测试第34-35页
        4.2.3 烧失量的测定第35-36页
    4.3 全岩Sr-Nd-Hf同位素分析第36-40页
第五章 内蒙古中部中-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第40-70页
    5.1 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第40-45页
    5.2 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第45-70页
第六章 内蒙古中部新生代玄武岩的成因第70-83页
    6.1 地壳混染和岩浆演化第70-73页
        6.1.1 地壳混染第70-72页
        6.1.2 结晶分异作用第72-73页
    6.2 岩浆源区及部分熔融第73-76页
    6.3 岩浆源区中洋壳的贡献第76-78页
    6.4 源区的地幔交代作用第78-80页
    6.5 对集宁和阿巴嘎部分样品高87Sr/86Sr的解释第80-82页
    6.6 对OIB和E-MORB成因的指示意义第82-83页
第七章 四子王旗早白垩世火山岩的成因第83-92页
    7.1 地壳混染与结晶分异对四子王旗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组成的影响第83-84页
    7.2 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源区第84-86页
        7.2.1 岩浆源区第84-85页
        7.2.2 关于交代介质的性质第85-86页
    7.3 华北克拉通西部地块晚中生代以来岩石圈演化第86-92页
第八章 内蒙古中部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模式第92-99页
    8.1 内蒙古中部中生代岩浆活动深部动力学机制第92-95页
    8.2 内蒙古中部新生代岩浆活动深部动力学机制第95页
    8.3 内蒙古中部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模式第95-99页
第九章 结论第99-101页
    9.1 主要结论第99-100页
    9.2 研究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3页
在学期间科学研究及成果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尺度空间理论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下一篇: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资源调度及功率分配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