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量子信息发展简介 | 第11-12页 |
1.2 量子通信网络 | 第12-13页 |
1.3 本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量子通信的基础内容 | 第15-23页 |
2.1 量子纠缠 | 第15-17页 |
2.1.1 几种典型的量子纠缠态 | 第15-17页 |
2.1.2 纠缠交换的原理 | 第17页 |
2.2 量子隐形传态 | 第17-21页 |
2.2.1 利用最大纠缠态进行量子隐形传态 | 第17-19页 |
2.2.2 利用非最大纠缠态进行量子隐形传态 | 第19-21页 |
2.3 部分纠缠态的转化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网络的逾渗模型 | 第23-33页 |
3.1 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23-26页 |
3.1.1 节点的度、平均度和度分布 | 第23-25页 |
3.1.2 网络集团 | 第25-26页 |
3.2 逾渗模型 | 第26-32页 |
3.2.1 生成函数 | 第26-28页 |
3.2.2 边渗流模型 | 第28-32页 |
3.2.3 点渗流模型 | 第32页 |
3.3 本章总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量子网络的纠缠渗流和鲁棒性 | 第33-49页 |
4.1 量子网络的构建 | 第33-34页 |
4.2 量子网络纠缠渗流 | 第34-42页 |
4.2.1 经典纠缠渗流 | 第35-36页 |
4.2.2 量子纠缠渗流 | 第36-42页 |
4.3 局部纠缠交换对量子网络鲁棒性的影响 | 第42-47页 |
4.4 分析局部纠缠交换对量子随机网络鲁棒性影响的根本原因 | 第47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49页 |
5.2 将来工作的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