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外部监管、公司治理与内控缺陷披露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深市主板的实证检验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内容与框架第15-17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7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26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2.1.1 公司特征对内控缺陷披露的影响第18-19页
        2.1.2 公司治理对内控缺陷披露的影响第19-20页
        2.1.3 外部审计对内控缺陷披露的影响第20页
        2.1.4 市场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反应第20-21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5页
        2.2.1 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现状第21-22页
        2.2.2 公司特征对内控缺陷披露的影响第22-23页
        2.2.3 公司治理对内控缺陷披露的影响第23-24页
        2.2.4 其他因素对内控缺陷披露的影响第24-25页
    2.3 文献评述第25-26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第26-34页
    3.1 内部控制的发展及定义第26-27页
        3.1.1 内部控制的发展第26页
        3.1.2 内部控制的定义第26-27页
    3.2 内部控制缺陷定义及划分第27-28页
    3.3 影响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理论基础第28-30页
        3.3.1 委托代理理论第28-29页
        3.3.2 信号传导理论第29-30页
        3.3.3 有效市场理论第30页
    3.4 外部监管和公司治理对内控缺陷披露的理论分析第30-34页
        3.4.1 公司治理理论与内控缺陷披露第30-33页
        3.4.2 外部监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第33-34页
第四章 我国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分析第34-39页
    4.1 我国内部控制披露现行规范第34页
    4.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第34-39页
        4.2.1 样本的来源第34-35页
        4.2.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的统计第35-37页
        4.2.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第37-39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第39-53页
    5.1 研究设计第39-45页
        5.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39页
        5.1.2 研究假设第39-42页
        5.1.3 变量定义第42-44页
        5.1.4 模型设定第44-45页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5-51页
        5.2.1 描述性统计第45页
        5.2.2 相关性分析第45-47页
        5.2.3 Logistic回归分析第47-48页
        5.2.4 稳定性检测第48-49页
        5.2.5 调节变量的实证检验第49-51页
    5.3 实证结论第51-53页
第六章 相关对策及建议第53-56页
    6.1 公司治理方面的建议第53-55页
        6.1.1 建立适合公司发展的股权结构第53页
        6.1.2 适时弱化国有股份的占比第53-54页
        6.1.3 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的建设第54页
        6.1.4 杜绝两职合一情形第54-55页
    6.2 外部监管方面的建议第55-56页
        6.2.1 加大对内控缺陷披露的监管力度第55页
        6.2.2 加强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的监督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农商银行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