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3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8页 |
1.2.1 工作压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2 不安全行为的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1.2.3 负性情绪与组织差错反感氛围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1.2.4 现有研究评述 | 第27-28页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8-30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2 煤矿工人工作压力研究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模型构建 | 第33-4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33-39页 |
2.1.1 扎根理论 | 第33-35页 |
2.1.2 工作压力相关理论 | 第35-36页 |
2.1.3 经典传染病模型理论 | 第36-37页 |
2.1.4 心率变异性 | 第37-39页 |
2.2 概念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39-4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基于扎根理论的矿工工作压力构成研究 | 第46-70页 |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矿工工作压力研究总体设计 | 第46-51页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访谈信息质性分析 | 第51-58页 |
3.2.1 编码原则 | 第52-53页 |
3.2.2 研究信效度 | 第53-54页 |
3.2.3 基于开放性编码的概念化/范畴化 | 第54-55页 |
3.2.4 基于主轴编码的主范畴化 | 第55-57页 |
3.2.5 基于选择性编码的核心范畴化 | 第57-58页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矿工工作压力初始模型构建 | 第58-62页 |
3.3.1 工作压力具体类型分类介绍 | 第58-60页 |
3.3.2 矿工工作压力概念内涵与外延 | 第60-62页 |
3.4 煤矿工人工作压力结构模型实证检验 | 第62-69页 |
3.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62页 |
3.4.2 矿工工作压力测量问卷修订 | 第62-63页 |
3.4.3 样本的基本情况及统计方法 | 第63页 |
3.4.4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第63-64页 |
3.4.5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64-65页 |
3.4.6 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65-67页 |
3.4.7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67-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4 煤矿工人工作压力传播规律模型构建与仿真 | 第70-95页 |
4.1 矿工工作压力传播模型的构建 | 第70-73页 |
4.1.1 矿工工作压力传播模型结构 | 第70-72页 |
4.1.2 传播模型中矿工工作压力传播规则 | 第72-73页 |
4.2 煤矿工人压力传播模型仿真情景与实验规则 | 第73-77页 |
4.2.1 工作压力井下仿真情景简介—以MS矿为例 | 第73-75页 |
4.2.2 矿工工作压力传播仿真实验规则 | 第75-77页 |
4.3 煤矿工人工作压力传播仿真实验实施 | 第77-82页 |
4.3.1 仿真工具介绍 | 第77-80页 |
4.3.2 仿真实验流程与假设 | 第80-82页 |
4.4 工作压力传播情境下传播模型仿真分析与讨论 | 第82-88页 |
4.4.1 煤矿工人工作压力传播情景 | 第82-83页 |
4.4.2 不同工作压力传播率情境下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 第83-85页 |
4.4.3 不同工作压力转移率情境下对工作压力传播效果的影响 | 第85-87页 |
4.4.4 不同工作压力恢复率、免疫率情境下对工作压力传播效果的影响 | 第87-88页 |
4.5 基于熟人免疫的煤矿工人工作压力传播干预策略 | 第88-94页 |
4.5.1 随机免疫策略 | 第89页 |
4.5.2 目标免疫算法 | 第89页 |
4.5.3 熟人免疫策略 | 第89-90页 |
4.5.4 基于熟人免疫策略的矿工SPNR模型的仿真实验分析 | 第90-92页 |
4.5.5 仿真结果的讨论 | 第92-9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5 煤矿工人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影响的跨层次实证研究 | 第95-122页 |
5.1 煤矿工人各个跨层次研究变量操作性定义 | 第95-98页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98-111页 |
5.2.1 调研情景介绍与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第98-99页 |
5.2.2 各变量的信效度检验 | 第99-103页 |
5.2.3 各变量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103-110页 |
5.2.4 不同变量的相关分析 | 第110-111页 |
5.3 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中介与调节变量的跨层次检验 | 第111-120页 |
5.3.1 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 | 第111-113页 |
5.3.2 负性情绪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组织差错反感氛围的调节作用 | 第113-116页 |
5.3.3 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负性情绪和组织差错反感氛围的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116-118页 |
5.3.4 检验结果总结与作用模型确定 | 第118-12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6 基于心率变异性信号的矿工压力识别研究 | 第122-137页 |
6.1 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矿工工作压力识别实验研究 | 第122-123页 |
6.2 实验目的及假设 | 第123页 |
6.3 实验设计与实施 | 第123-128页 |
6.4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128-133页 |
6.5 实验结论与分析 | 第133-135页 |
6.6 实验的应用价值 | 第135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7 基于行为导向的煤矿工人工作压力干预对策研究 | 第137-146页 |
7.1 矿工工作压力干预的“案例概念化”干预原则 | 第137-138页 |
7.2 矿工工作压力干预流程 | 第138-140页 |
7.3 基于行为的矿工工作压力干预策略 | 第140-144页 |
7.4 基于环境的工作压力管理 | 第144-145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46-149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46-147页 |
8.2 创新点 | 第147页 |
8.3 展望 | 第147-149页 |
致谢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5页 |
附录1 访谈大纲 | 第165-167页 |
附录2 矿工工作压力调查问卷 | 第167-171页 |
附录3 矿工工作压力传播实验仿真实验代码 | 第171-183页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著作 | 第183-184页 |
附录5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专利 | 第184-185页 |
附录6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