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二氧化硅粒子的表面化学修饰 | 第16-22页 |
1.2.1 偶联剂法 | 第16-18页 |
1.2.2 表面接枝法 | 第18-22页 |
1.2.3 一步法 | 第22页 |
1.3 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简介 | 第22-25页 |
1.3.1 纳米润滑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22页 |
1.3.2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 | 第22-23页 |
1.3.3 纳米润滑材料的表面改性 | 第23-25页 |
1.4 机制砂的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1.4.1 机制砂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25-26页 |
1.4.2 目前机制砂的生产实际情况 | 第26页 |
1.4.3 机制砂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机制砂石粉表面的修饰及其性能的研究 | 第29-44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 | 第30-32页 |
2.2.2 制备流程 | 第30-31页 |
2.2.3 结构表征与性能表征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2.3.1 红外光谱与~1H NMR的谱图分析 | 第32-35页 |
2.3.2 XRD的分析 | 第35-36页 |
2.3.3 SEM的分析 | 第36-37页 |
2.3.4 TG的分析 | 第37-38页 |
2.3.5 机制砂石粉与水泥和易性的研究 | 第38-42页 |
2.4 结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SiO_2-POSS的合成及其在润滑油中的应用 | 第44-58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3.2.1 主要设备和合成原料 | 第45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3.2.3 结构表征与性能表征 | 第48页 |
3.3 结构与讨论 | 第48-56页 |
3.3.1 红外光谱与~1H NMR的谱图分析 | 第48-51页 |
3.3.2 XRD的分析 | 第51-53页 |
3.3.3 TG与GPC的分析 | 第53-54页 |
3.3.4 SEM的分析 | 第54-55页 |
3.3.5 摩擦系数的分析 | 第55-56页 |
3.4 结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