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能量代谢及养殖模式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1 长牡蛎生物学概述第14-17页
        1.1 分类地位第14页
        1.2 形态构造第14-15页
        1.3 摄食习性第15页
        1.4 生长与繁殖周期第15-16页
        1.5 糖原含量变化第16页
        1.6 养殖现状第16-17页
    2 长牡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17-20页
        2.1 主要育种性状第17-19页
            2.1.1 生长速度第17-18页
            2.1.2 糖原含量第18页
            2.1.3 抗病能力第18页
            2.1.4 贝壳颜色第18-19页
        2.2 育种方法第19-20页
            2.2.1 选择育种第19-20页
            2.2.2 杂交育种第20页
    3 双壳贝类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3.1 滤水率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3.2 代谢生理的研究进展第21页
    4 长牡蛎养殖模式研究进展第21-22页
    5 本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第22-24页
        5.1 研究目标第22页
        5.2 主要内容第22-24页
            5.2.1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幼虫培育密度和成体养殖密度的研究第22-23页
            5.2.2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不同养殖方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第23页
            5.2.3 温度、盐度对于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生理代谢的影响第23页
            5.2.4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正反交家系的生理代谢研究第23-24页
第二章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幼虫培育密度和成体养殖密度的研究第24-3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4-26页
        1.1 家系的建立第24页
        1.2 幼虫的培育和稚贝的养成第24-25页
        1.3 幼虫培育密度实验设计第25页
        1.4 成贝养殖密度实验设计第25页
        1.5 数据分析第25-26页
    2 结果第26-29页
        2.1 幼虫培育密度对于长牡蛎生长性状的影响第26-28页
        2.2 成体养殖密度对于长牡蛎生长性状的影响第28-29页
    3 讨论第29-31页
        3.1 培育密度对于长牡蛎幼虫生长的影响第29-30页
        3.2 影响长牡蛎幼虫生长的因素第30页
        3.3 长牡蛎成体养殖密度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第30-31页
第三章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不同养殖方式对其生长性状的影响第31-3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1-32页
        1.1 吊笼养殖和夹绳养殖实验设计第31页
        1.2 长牡蛎壳体打磨处理实验设计第31页
        1.3 数据分析第31-32页
    2 结果第32-34页
        2.1 吊笼养殖和夹绳养殖的生长性状第32-33页
        2.2 打磨处理后的生长性状第33-34页
    3 讨论第34-35页
        3.1 吊笼养殖和夹绳养殖的比较第34页
        3.2 贝壳对于长牡蛎生长的意义第34-35页
第四章 温度、盐度对于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生理代谢的影响第35-4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5-37页
        1.1 实验材料第35页
        1.2 实验设计第35-36页
            1.2.1 温度实验设计第35页
            1.2.2 盐度实验设计第35-36页
        1.3 糖原含量测定第36页
        1.4 滤水率的测定第36页
        1.5 耗氧率的测定第36-37页
        1.6 排氨率的测定第37页
        1.7 数据分析第37页
    2 结果第37-43页
        2.1 温度对生理代谢以及糖原含量的影响第37-40页
        2.2 盐度对生理代谢以及糖原含量的影响第40-43页
    3 讨论第43-45页
        3.1 温度对生理代谢以及糖原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3.2 盐度对生理代谢以及糖原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第五章 长牡蛎高糖原含量新品系正反交家系的生理代谢研究第45-5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5-47页
        1.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1.2 暂养与驯化第46页
        1.3 糖原含量的测定第46-47页
        1.4 滤水率的测定第47页
        1.5 耗氧率的测定第47页
        1.6 排氨率的测定第47页
        1.7 数据分析第47页
    2 结果第47-50页
        2.1 滤水率第47-49页
        2.2 耗氧率和排氨率第49页
        2.3 糖原含量与滤水率、耗氧率、排氨率的相关性第49-50页
    3 讨论第50-52页
        3.1 糖原含量与生理代谢水平的相关性第50页
        3.2 杂种优势与正反交效应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已完成文章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序图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在缓解社会怨恨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