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教育应用的增强现实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面向教育的增强现实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创新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增强现实教学辅助系统设计研究 | 第15-19页 |
1.2.3 增强现实系统教育适用性研究 | 第19-21页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面向教育的增强现实技术创新方法 | 第25-52页 |
2.1 创新方法 | 第25-29页 |
2.1.1 创新原理 | 第25-26页 |
2.1.2 创新原则 | 第26-28页 |
2.1.3 研究步骤 | 第28-29页 |
2.2 教育心理学与增强现实系统的结合 | 第29-32页 |
2.2.1 增强现实系统激发学习动机 | 第29-31页 |
2.2.2 增强现实构建真实性学习环境 | 第31-32页 |
2.3 教育适用关键技术 | 第32-51页 |
2.3.1 人工标志点三维注册 | 第32-36页 |
2.3.2 自然图像三维注册 | 第36-39页 |
2.3.3 色键抠像技术 | 第39-41页 |
2.3.4 阴影绘制技术 | 第41-47页 |
2.3.5 运动效果模拟技术 | 第47-51页 |
2.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面向教育的增强现实系统设计方法 | 第52-86页 |
3.1 人机交互设计 | 第52-62页 |
3.1.1 教学场景操作交互模式 | 第54-55页 |
3.1.2 教学场景呈现交互模式 | 第55-57页 |
3.1.3 人机交互模式应用方法 | 第57-62页 |
3.2 教学场景设计 | 第62-78页 |
3.2.1 虚拟教师构建方法 | 第63-67页 |
3.2.2 多层场景构建方法 | 第67-71页 |
3.2.3 光照阴影效果构建方法 | 第71-73页 |
3.2.4 物理效果构建方法 | 第73-78页 |
3.3 系统设计 | 第78-85页 |
3.3.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78-82页 |
3.3.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82-85页 |
3.4 小结 | 第85-86页 |
第四章 基于推断性统计的教育适用性评估 | 第86-118页 |
4.1 推断性统计原理 | 第86-91页 |
4.2 学习动机的改善 | 第91-103页 |
4.2.1 创新设计教学 | 第92-96页 |
4.2.2 实验步骤 | 第96-99页 |
4.2.3 实验评估方法 | 第99-100页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0-103页 |
4.3 真实性学习的改善 | 第103-111页 |
4.3.1 飞机控制原理教学 | 第103-105页 |
4.3.2 实验步骤 | 第105-108页 |
4.3.3 实验评估方法 | 第108-109页 |
4.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9-111页 |
4.4 情境学习的改善 | 第111-117页 |
4.4.1 圆明园导览 | 第111-114页 |
4.4.2 实验步骤 | 第114-115页 |
4.4.3 实验评估方法 | 第115页 |
4.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5-117页 |
4.5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118-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作者简介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