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秦似生平和文学创作道路 | 第10-20页 |
二、秦似文学创作 | 第20-40页 |
(一)秦似杂文创作 | 第20-33页 |
1、时代的呐喊:秦似杂文的思想内容 | 第20-25页 |
2、手法多样性:秦似杂文艺术特色 | 第25-33页 |
(二)秦似散文创作 | 第33-36页 |
1、美丽的自然风光 | 第33-35页 |
2、平实利索的真情 | 第35-36页 |
(三)秦似的诗词创作 | 第36-40页 |
1、史事再现 | 第37-38页 |
2、抒发真情 | 第38-40页 |
三、秦似文学创作风格的成因 | 第40-52页 |
(一)“鲁迅风”的继承 | 第40-43页 |
1、继承鲁迅杂文形式及文风 | 第41-42页 |
2、发扬鲁迅的战斗精神 | 第42-43页 |
(二)《野草》同人期刊的影响 | 第43-52页 |
1、特殊时代的聚集 | 第44-46页 |
2、同人办刊的宗旨与方针 | 第46-47页 |
3、以“匕首”直面社会 | 第47-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