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基于少儿行为模式下小学外部环境规划设计--以重庆市人民小学为例

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3-20页
        1.3.1 外部环境第13-14页
        1.3.2 小学外部环境第14页
        1.3.3 小学校园外部环境中儿童行为模式第14-20页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第20页
        1.4.1 研究对象第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页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20-22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2 研究框架第21-22页
    1.6 本章小结第22-23页
2 小学校园外部环境设计现状问题分析第23-35页
    2.1 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3-34页
        2.1.1 外部空间规划第23-26页
        2.1.2 空间类型第26-28页
        2.1.3 安全性第28-30页
        2.1.4 空间通达性第30-33页
        2.1.5 行为模式第33-34页
    2.2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儿童行为模式对小学校园外部环境需求分析第35-44页
    3.1 小小学校园外部环境心理层面需求第35-37页
        3.1.1 学习的需求第35页
        3.1.2 安全的需求第35-36页
        3.1.3 交往的需求第36页
        3.1.4 舒适的需求第36-37页
        3.1.5 归属感的需求第37页
    3.2 小学校园外部环境行为层面需求第37-42页
        3.2.1 空间界面层次的需求第38-40页
        3.2.2 空间区域行为的需求第40-42页
    3.3 空间尺度的需求第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4 案例分析与借鉴第44-50页
    4.1 案例分析第44-48页
        4.1.1 平面要素第44-45页
        4.1.2 立面要素第45-46页
        4.1.3 动线要素第46-47页
        4.1.4 儿童行为第47-48页
    4.2 案例借鉴第48-49页
        4.2.1 外部空间规划第48页
        4.2.2 空间类型第48-49页
        4.2.3 安全性第49页
        4.2.4 空间通达性第49页
        4.2.5 行为模式第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儿童行为模式下的小学校园外部环境设计策略与实际应用研究——以重庆市人民小学为例第50-65页
    5.1 项目概况第50页
    5.2 现状分析第50-51页
    5.3 设计对策第51-64页
        5.3.1 空间通达性第51-52页
        5.3.2 行为模式与安全性—总体设计第52-55页
        5.3.3 外部空间规划与空间类型-分区设计第55-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5-66页
    6.1 总结第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沉水植物与活性覆盖材料联合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效果研究
下一篇:时域内位移激励下的构架疲劳寿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