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沉水植物与活性覆盖材料联合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效果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实际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沉水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2 污染底泥原位覆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沉水植物与覆盖材料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4 底泥中不同形态磷分级方法第16-17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四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削减效果研究第20-2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2.2.1 试验材料第20-21页
        2.2.2 试验装置与方法第21页
        2.2.3 项目测试方法第21页
        2.2.4 数据处理第21页
    2.3 结果第21-24页
        2.3.1 上覆水中环境因子改善效果第21-23页
        2.3.2 上覆水中氮磷削减效果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黑藻与苦草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效果研究第26-42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3.2.1 试验材料第26-27页
        3.2.2 试验装置与方法第27-28页
        3.2.3 项目测试方法第28页
        3.2.4 数据处理第28页
    3.3 结果第28-38页
        3.3.1 上覆水和底泥中水环境因子改善效果第28-31页
        3.3.2 上覆水中氮磷削减效果第31-33页
        3.3.3 间隙水中氮磷削减效果第33-34页
        3.3.4 苦草和黑藻富集氮磷能力第34-35页
        3.3.5 底泥中氮磷和有机质削减效果及不同形态磷转化第35-38页
        3.3.6 抑制底泥再悬浮效果第38页
    3.4 讨论第38-40页
        3.4.1 pH值对底泥释放氮磷影响第38-39页
        3.4.2 氧化还原电位对底泥释放氮磷影响第39页
        3.4.3 溶解氧浓度对底泥释放氮磷影响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沉水植物与活性覆盖材料联合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效果研究第42-60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4.2.1 试验材料第42-43页
        4.2.2 试验装置与方法第43-44页
        4.2.3 项目测试方法第44页
        4.2.4 数据处理第44页
    4.3 结果第44-56页
        4.3.1 上覆水和底泥中水环境因子改善效果第44-46页
        4.3.2 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磷削减效果第46-49页
        4.3.3 黑藻和净水厂污泥富集磷能力第49-51页
        4.3.4 底泥中氮磷和有机质削减效果及不同形态磷转化第51-55页
        4.3.5 抑制底泥再悬浮效果第55-56页
    4.4 削减氮磷作用机理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结论第60-61页
        5.1.1 4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削减效果研究第60页
        5.1.2 沉水植物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效果研究第60页
        5.1.3 沉水植物与活性覆盖材料联合控制底泥氮磷释放效果研究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2页
致谢第72-7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动力列车动力源监测及传输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少儿行为模式下小学外部环境规划设计--以重庆市人民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