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航道工程论文--规划、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山区河道型水库岩体滑坡涌浪特性及对航道的影响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引言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库区滑坡形成机理和预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滑坡涌浪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3 风浪作用下系泊船舶运动及系缆力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4 系泊船舶撞击能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5 锚泊船舶作用力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三峡库区滑坡涌浪概况第21-40页
    2.1 库区滑坡概述第21-34页
        2.1.1 库区地质工程基本情况第21-23页
        2.1.2 库区滑坡的分类第23-25页
        2.1.3 库区滑坡的特征第25-32页
        2.1.4 库区滑坡涌浪典型实例第32-34页
    2.2 库区滑坡涌浪研究方法第34-39页
        2.2.1 库区滑坡涌浪模拟技术评价第34-35页
        2.2.2 库区滑坡涌浪试验模拟分类第35-39页
    2.3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概化模型试验设计及仪器设备第40-60页
    3.1 模型比尺的确定第40页
    3.2 岩体滑坡涌浪模型设计第40-51页
        3.2.1 试验因素的选取及方案的确定第40-48页
        3.2.2 模型设计第48-50页
        3.2.3 量测技术第50-51页
    3.3 涌浪作用下系泊船舶系缆力和撞击力模型设计第51-56页
        3.3.1 模型设计第51-55页
        3.3.2 量测技术第55-56页
    3.4 涌浪作用下船舶锚泊系统模型设计第56-58页
        3.4.1 锚链的模拟和设计第56-57页
        3.4.2 锚泊船舶锚链系泊系统的布置第57-58页
        3.4.3 量测技术第58页
    3.5 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岩体滑坡涌浪特性研究第60-92页
    4.1 岩体滑坡涌浪特征第60-71页
        4.1.1 初始涌浪特征第60-66页
        4.1.2 沿程涌浪特征第66-71页
    4.2 岩体滑坡初始涌浪高度分析第71-90页
        4.2.1 最大首浪高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2-74页
        4.2.2 最大首浪高度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第74-75页
        4.2.3 最大首浪高度的计算公式第75-85页
        4.2.4 最大首浪高度与滑体前缘坡度的关系第85-87页
        4.2.5 岩体滑坡涌浪的能量交换系数第87-90页
    4.3 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岩体滑坡涌浪的传播与爬高分析第92-112页
    5.1 岩体滑坡涌浪的传播与衰减规律第92-101页
        5.1.1 涌浪在河道中传播的理论分析第92-93页
        5.1.2 弯曲河道波高传播与衰减规律第93-94页
        5.1.3 弯曲河道滑坡涌浪衰减区域的划分第94-97页
        5.1.4 弯曲河道沿程涌浪波高的分析计算第97-101页
    5.2 岩体滑坡涌浪的爬高分析第101-110页
        5.2.1 爬高分析第102-103页
        5.2.2 爬高影响因素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第103-104页
        5.2.3 单因素分析第104-108页
        5.2.4 爬高量纲分析与回归分析第108-110页
    5.3 小结第110-112页
第六章 滑坡涌浪作用下船舶系缆力和撞击力研究第112-133页
    6.1 滑坡涌浪作用下船舶系缆力的研究第112-119页
        6.1.1 船舶系缆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第112-114页
        6.1.2 涌浪作用下船舶系缆力影响因素分析第114-117页
        6.1.3 船舶系缆力安全极限(警戒)波高值的预估第117-119页
    6.2 滑坡涌浪作用下船舶撞击力和撞击能研究第119-127页
        6.2.1 涌浪过程中船舶撞击力变化规律第119-121页
        6.2.2 船舶撞击力和撞击能的影响规律第121-125页
        6.2.3 船舶撞击能安全极限(警戒)波高值的预估第125-127页
    6.3 涌浪作用下船舶最大撞击能的分析计算第127-130页
        6.3.1 基本方程第127页
        6.3.2 涌浪作用下船舶最大撞击能的计算第127-130页
    6.4 涌浪作用下系泊船舶的影响程度及对策研究第130-132页
    6.5 小结第132-133页
第七章 滑坡涌浪作用下船舶锚泊系统作用力研究第133-143页
    7.1 涌浪过程下锚泊船舶锚链拉力变化规律第133-135页
        7.1.1 船舶锚泊系统第133页
        7.1.2 锚链拉力变化规律第133-135页
    7.2 涌浪作用下锚泊船舶锚链拉力的影响规律第135-137页
        7.2.1 波高对滑坡附近处锚泊船舶的影响第135-136页
        7.2.2 波高对弯道处锚泊船舶的影响第136-137页
        7.2.3 波高对河道远端锚泊船舶的影响第137页
    7.3 不同位置处锚泊船舶锚链拉力对比分析第137-139页
        7.3.1 滑坡附近 5m处锚泊船舶锚链拉力第137-138页
        7.3.2 弯道处锚泊船舶锚链拉力第138页
        7.3.3 远端锚泊船舶锚链拉力第138-139页
    7.4 涌浪作用下锚泊船舶锚链破断拉力的预估第139-141页
        7.4.1 滑坡附近锚泊船舶的安全极限(警戒)波高值第139-140页
        7.4.2 弯道处锚泊船舶的安全极限(警戒)波高值第140-141页
        7.4.3 河道远端锚泊船舶的安全极限(警戒)波高值第141页
    7.5 小结第141-143页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第143-147页
    8.1 主要结论第143-144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44-146页
    8.3 展望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教师基本职业指南》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领养问题的跨文化研究》(第1章)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