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的炼化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1.2.1 国内外的设备完整性标准概况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外的公司的设备完整性管理概况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 | 第18-34页 |
2.1 方针策略 | 第21页 |
2.2 目标计划 | 第21-22页 |
2.3 组织机构资源培训文件的控制 | 第22-24页 |
2.3.1 组织机构和领导职责 | 第22-23页 |
2.3.2 设备完整性的文件控制 | 第23-24页 |
2.4 风险管理 | 第24-26页 |
2.5 质量保证 | 第26-27页 |
2.6 检验测试预防性维修 | 第27-29页 |
2.6.1 作业规划 | 第27-29页 |
2.6.2 任务执行与监控 | 第29页 |
2.7 缺陷管理 | 第29-30页 |
2.8 变更管理 | 第30-31页 |
2.9 绩效评估纠正预防措施 | 第31-33页 |
2.10 管理评审持续改进 | 第33页 |
2.11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构建 | 第34-49页 |
3.1 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的策划 | 第34-35页 |
3.2 设备完整性管理评估 | 第35-39页 |
3.2.1 评价人员组成 | 第36页 |
3.2.2 评估的方式 | 第36-37页 |
3.2.3 评估表的设置 | 第37-39页 |
3.3 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的整体策划 | 第39-40页 |
3.4 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 第40-43页 |
3.5 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实施 | 第43-47页 |
3.5.1 设备信息的收集 | 第44页 |
3.5.2 人员培训 | 第44-45页 |
3.5.3 实施计划 | 第45页 |
3.5.4 质量保证 | 第45-46页 |
3.5.5 运行效果影响因素 | 第46-47页 |
3.6 审核和管理评审 | 第47-48页 |
3.6.1 定期审核 | 第47页 |
3.6.2 管理评审 | 第47-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设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第49-80页 |
4.1 设备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 第49-53页 |
4.2 设备风险管理概述 | 第53-55页 |
4.3 设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第55-59页 |
4.3.1 功能设计 | 第55-57页 |
4.3.2 详细设计与技术实现 | 第57-59页 |
4.4 设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 第59-73页 |
4.4.1 设备数据分类与采集 | 第59-65页 |
4.4.2 数据采集的软件界面设计 | 第65-67页 |
4.4.3 设备风险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67-73页 |
4.5 业务流程 | 第73-74页 |
4.6 应用 | 第74-79页 |
4.6.1 应用背景 | 第74页 |
4.6.2 应用结果 | 第74-7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结论 | 第80页 |
5.2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