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16页 |
1.1.1 能源危机 | 第13-14页 |
1.1.2 环境污染 | 第14-15页 |
1.1.3 太阳能的优势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发展 | 第16-17页 |
1.3 聚光光伏系统的优势 | 第17-18页 |
1.4 聚光光伏系统和三结砷化镓电池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18-23页 |
1.4.1 聚光光伏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1.4.2 三结砷化镓电池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太阳能聚光光伏系统的理论分析 | 第25-42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菲涅耳透镜的原理 | 第25-32页 |
2.2.1 菲涅耳透镜设计方法研究 | 第25-26页 |
2.2.2 楞高度角计算方法 | 第26-29页 |
2.2.3 楞高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2.2.4 菲涅尔透镜的一般设计公式 | 第30-32页 |
2.3 全反射二次聚光器工作原理和作用 | 第32-35页 |
2.3.1 全反射二次聚光器的工作原理 | 第32-34页 |
2.3.2 全反射式二次聚光器的作用 | 第34-35页 |
2.4 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35-41页 |
2.4.1 半导体材料特性 | 第35页 |
2.4.2 PN结的光伏效应 | 第35-36页 |
2.4.3 太阳能电池特性分析 | 第36-40页 |
2.4.4 GaAs三结太阳电池模型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高倍聚光光伏系统的设计 | 第42-51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系统组成 | 第42-48页 |
3.2.1 菲涅尔透镜 | 第43页 |
3.2.2 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 | 第43-44页 |
3.2.3 全反射式二次聚光器 | 第44-46页 |
3.2.4 UV胶 | 第46页 |
3.2.5 跟踪器 | 第46-47页 |
3.2.6 步进电机 | 第47-48页 |
3.3 测量设备和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3.3.1 测量设备 | 第48-49页 |
3.3.2 实验方案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65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单体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7页 |
4.3 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组输出特性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4.4 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数据对比分析 | 第60-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