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写词表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竹子开花原因的五大假说 | 第11-12页 |
1.2.1 竹子生长周期假说 | 第11页 |
1.2.2 营养学假说 | 第11页 |
1.2.3 气候学假说(环境学假说) | 第11-12页 |
1.2.4 自由基理论 | 第12页 |
1.2.5 植物“开花素”假说 | 第12页 |
1.3 植物开花的机理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植物开花内源激素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开花竹子内源激素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3 植物开花营养元素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4 开花竹子营养元素的研究 | 第16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淡竹花期物候现象研究 | 第18-2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2.1.1 材料 | 第18页 |
2.1.2 方法 | 第18-1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0页 |
2.2.1 开花林相 | 第19页 |
2.2.2 小花的开花动态 | 第19页 |
2.2.3 淡竹开花过程的时期划分 | 第19页 |
2.2.4 淡竹开花数量统计 | 第19-20页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20-25页 |
2.3.1 开花类型 | 第20-21页 |
2.3.2 开花周期 | 第21页 |
2.3.3 开花时节及持续时间 | 第21-25页 |
第三章 砍伐对淡竹竹鞭和开花的影响 | 第25-2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3.1.1 材料 | 第25页 |
3.1.2 方法 | 第2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3.2.1 淡竹林立竹调查 | 第25-27页 |
3.2.2 淡竹地下茎调查 | 第27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淡竹花期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 | 第29-4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4.1.1 材料 | 第29-30页 |
4.1.2 方法 | 第30-3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1-44页 |
4.2.1 砍伐竹林中不同时期淡竹各器官激素种类及含量的变化研究 | 第31-33页 |
4.2.2 未砍伐竹林中淡竹各器官与激素种类及含量的影响分析 | 第33-35页 |
4.2.3 不同类型竹鞭内源激素的变化影响 | 第35-38页 |
4.2.4 不同时期竹鞭内源激素的变化影响 | 第38-39页 |
4.2.5 不同年龄竹叶内源激素的变化影响 | 第39-40页 |
4.2.6 不同时期竹叶内源激素的变化影响 | 第40-42页 |
4.2.7 不同年龄花穗内源激素的变化影响 | 第42-43页 |
4.2.8 不同时期花穗内源激素的变化影响 | 第43-44页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淡竹花期营养元素动态变化研究 | 第45-5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5.1.1 材料 | 第45-46页 |
5.1.2 方法 | 第46-4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5.2.1 试验地土壤中元素含量分析 | 第47页 |
5.2.2 Ca | 第47-48页 |
5.2.3 Al | 第48-50页 |
5.2.4 Cu | 第50-51页 |
5.2.5 Mg | 第51-53页 |
5.2.6 Fe | 第53-54页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54-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60页 |
6.1 总结 | 第57-58页 |
6.1.1 淡竹物候期划分 | 第57页 |
6.1.2 淡竹开花现象 | 第57页 |
6.1.3 砍伐对竹林开花和更新的影响 | 第57页 |
6.1.4 未砍伐与砍伐地内未淡竹体内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57-58页 |
6.1.5 未开花淡竹与开花淡竹体内Ca、Al、Cu、Mg和Fe的变化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6.3 创新点 | 第59页 |
6.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