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研究
| 提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9-34页 |
| 一、中医对高血压的研究概况 | 第9-16页 |
| (一)病名的认识 | 第10-11页 |
| (二)病因病机 | 第11-13页 |
| (三)辨证分型 | 第13-14页 |
| (四)论治 | 第14-16页 |
| 二、西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 | 第16-23页 |
| (一)高血压分类 | 第17-18页 |
| (二)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 | 第18-19页 |
| (三)高血压病因 | 第19-21页 |
| (四)发病机制 | 第21-23页 |
| 三、肝气郁结证 | 第23-30页 |
| (一)肝气郁结证的渊源 | 第24-25页 |
| (二)肝气郁结证表现 | 第25-26页 |
| (三)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 (四)肝气郁结证的治疗 | 第27页 |
| (五)临床常见疾病 | 第27-30页 |
| 四、柴胡疏肝散的研究概况 | 第30-34页 |
| (一)方解 | 第31-32页 |
| (二)临床应用 | 第32-34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4-43页 |
| 一、对象与方法 | 第34-36页 |
| (一)试验对象 | 第34页 |
| (二)纳入标准 | 第34-36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36-43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36页 |
| (二)药物及使用方法 | 第36页 |
| (三)观察指标 | 第36-37页 |
| (四)降压疗效判定标准 | 第37页 |
| (五)症状疗效判断标准 | 第37-38页 |
| (六)数据处理 | 第38页 |
| (七)研究结果 | 第38-43页 |
| 讨论 | 第43-47页 |
| 一、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 | 第43-44页 |
| 二、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高血压肝气郁结临床疗效 | 第44-47页 |
| (一)组方配伍特点 | 第44页 |
| (二)临床症状疗效分析 | 第44页 |
| (三)血压情况 | 第44-45页 |
| (四)血脂疗效分析 | 第45页 |
| (五)血流变学疗效分析 | 第45页 |
| (六)安全性监测分析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查新报告 | 第59-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