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前言 | 第14-16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6-29页 |
| 1. 中医学对胎儿期常用中药的发育毒性认识 | 第16-20页 |
| 1.1 古代文献 | 第16-18页 |
| 1.2 现代文献 | 第18-20页 |
| 2. 半夏及其炮制品在胚胎及胎儿发育期应用分析 | 第20-23页 |
| 2.1 文献来源与纳入标准 | 第20-21页 |
| 2.2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21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 3. 代谢组学研究概述 | 第23-29页 |
| 3.1 代谢组学概述 | 第23-27页 |
| 3.2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学方面的应用 | 第27页 |
| 3.3 发育毒性与代谢组学 | 第27-29页 |
| 第二部分 在体实验评价生半夏和姜半夏的发育毒性 | 第29-61页 |
| 1. 引言 | 第29页 |
| 2.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31-36页 |
| 3.1 动物实验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 3.2 羊水、血浆和胎盘样本的采集 | 第32页 |
| 3.3 血清生化和脏器组织病理检查 | 第32页 |
| 3.4 样本前处理 | 第32-33页 |
| 3.5 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 第33-34页 |
| 3.6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34-35页 |
| 3.7 潜在生物标记物及代谢通路的寻找 | 第35-36页 |
| 4. 研究结果 | 第36-56页 |
| 4.1 半夏干预后孕鼠及胎鼠体重、胎盘重量、胎鼠数量 | 第36-37页 |
| 4.2 血清生化结果 | 第37-38页 |
| 4.3 心脏、肝脏、肾脏和胎盘病理学分析 | 第38页 |
| 4.4 血浆样本代谢轮廓和模式分析 | 第38-41页 |
| 4.5 血浆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和鉴定 | 第41-44页 |
| 4.6 羊水代谢轮廓分析和模式分析 | 第44-46页 |
| 4.7 羊水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和鉴定 | 第46-47页 |
| 4.8 胎盘代谢轮廓分析和模式分析 | 第47-50页 |
| 4.9 胎盘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和鉴定 | 第50-53页 |
| 4.10 代谢通路分析 | 第53-56页 |
| 5. 讨论 | 第56-61页 |
| 第三部分 体外实验评价半夏和姜半夏的发育毒性 | 第61-75页 |
| 1. 引言 | 第61页 |
| 2. 实验材料 | 第61-63页 |
| 2.1 细胞 | 第61页 |
| 2.2 实验试剂 | 第61-62页 |
| 2.3 实验仪器 | 第62-63页 |
| 2.4 实验药物 | 第63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63-65页 |
| 3.1 BeWo细胞的培养和样本的获取 | 第63页 |
| 3.2 BeWo细胞样本的处理 | 第63-64页 |
| 3.3 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 第64页 |
| 3.4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64页 |
| 3.5 潜在生物标记物及代谢通路的寻找 | 第64-65页 |
| 4. 实验结果 | 第65-72页 |
| 4.1 BeWo细胞代谢轮廓分析和模式分析 | 第65-67页 |
| 4.2 BeWo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和鉴定 | 第67-69页 |
| 4.3 代谢通路分析 | 第69-72页 |
| 5. 讨论 | 第72-75页 |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75-77页 |
| 1. 结论 | 第75页 |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75页 |
| 3. 问题与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90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0-9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个人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