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NDIR的呼吸末二氧化碳精确检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CO_2浓度检测方法第11-13页
        1.2.1 传统法第11页
        1.2.2 光学法第11-12页
        1.2.3 NDIR技术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NDIR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3.2 EtCO_2采样方式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5-17页
2 NDIR气体浓度检测基本理论第17-28页
    2.1 气体分子光谱特性第17-18页
        2.1.1 气体分子光谱特性基本原理第17-18页
        2.1.2 CO_2气体分子吸收谱线的选择第18页
    2.2 朗伯-比尔定律第18-19页
    2.3 NDIR技术基本原理第19-20页
    2.4 呼吸末二氧化碳与人体生理过程第20-21页
    2.5 呼吸末二氧化碳波形图介绍第21-22页
        2.5.1 正常CO_2波形的四相第21页
        2.5.2 异常PETCO_2波形第21-22页
    2.6 常用上位机软件第22-23页
    2.7 LabVIEW软件第23-24页
    2.8 ZigBee基本理论第24-28页
        2.8.1 ZigBee组网设备第24-25页
        2.8.2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第25-26页
        2.8.3 ZigBee协议栈第26-28页
3 系统的硬件构架及设计第28-39页
    3.1 系统的整体构架第28页
    3.2 ATmega16A芯片第28-29页
    3.3 NDIR传感器第29-30页
    3.4 温湿度传感器标定第30-31页
    3.5 压力传感器第31页
    3.6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第31-32页
    3.7 稳压电路设计第32-34页
    3.8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第34-35页
    3.9 滤波电路设计第35页
    3.10 供电电路设计第35-36页
    3.11 通信电路设计第36页
    3.12 CC2530芯片第36-39页
4 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验结果第39-58页
    4.1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39-47页
        4.1.1 主界面设计第39-41页
        4.1.2 数据接收系统设计第41-42页
        4.1.3 模型校正程序设计第42-43页
        4.1.4 模型校正程序验证第43-45页
        4.1.5 实验结果拟合第45-47页
    4.2 下位机系统设计第47-58页
        4.2.1 通信网络从节点的设计第47-48页
        4.2.2 通信网络主节点的设计第48-49页
        4.2.3 ZigBee通信网络的实现第49-52页
        4.2.4 串口透传的实现第52-55页
        4.2.5 ATmega16A与ZigBee串口通信的实现第55-58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8-59页
    5.1 工作总结第58页
    5.2 后续展望第58-59页
6 参考文献第59-65页
7 论文发表情况第65-66页
8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人体生理参数监护平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