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0-13页
    1.3 光伏发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第13-16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概述第17-29页
    2.1 光伏电池发电的基本原理第17页
    2.2 光伏电池与光伏电池阵列第17-18页
    2.3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第18-22页
        2.3.1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第18-20页
        2.3.2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第20-22页
    2.4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仿真第22-25页
    2.5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第25-27页
        2.5.1 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第25-26页
        2.5.2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研究第29-50页
    3.1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原理第29-30页
    3.2 DC-DC变换电路实现MPPT阻抗匹配第30-34页
        3.2.1 Boost变换电路及其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第30-32页
        3.2.2 Boost变换电路实现MPPT阻抗匹配第32-34页
    3.3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介绍第34-41页
        3.3.1 基于参数选择方式的间接控制方法第35-36页
        3.3.2 基于采样数据的直接控制方法第36-38页
        3.3.3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智能控制方法第38-41页
    3.4 典型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第41-48页
        3.4.1 恒压控制法仿真分析第41-43页
        3.4.2 扰动控制法仿真分析第43-45页
        3.4.3 模糊控制法仿真分析第45-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模糊MPPT控制研究第50-66页
    4.1 光伏电池的多峰值问题研究第50-56页
        4.1.1 光伏电池的多峰值问题第50-52页
        4.1.2 局部遮阴条件下的MPPT方法第52-54页
        4.1.3 局部遮阴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第54-56页
    4.2 粒子群算法概述第56-62页
        4.2.1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第56-58页
        4.2.2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选取原则第58-59页
        4.2.3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设计原则第59-60页
        4.2.4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基本步骤第60-61页
        4.2.5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缺点第61-62页
    4.3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模糊MPPT控制策略研究第62-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光伏并网控制策略研究第66-77页
    5.1 光伏并网发电逆变系统研究第66-68页
    5.2 光伏并网发电逆变器的控制模型第68-71页
        5.2.1 建立光伏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第68-69页
        5.2.2 反步滑模控制的数学模型第69-71页
    5.3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第71-73页
    5.4 仿真参数设置与仿真分析第73-76页
        5.4.1 仿真参数设置第73-74页
        5.4.2 仿真分析第74-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6 结论第77-78页
7 展望第78-79页
8 参考文献第79-85页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5-86页
10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NDIR的呼吸末二氧化碳精确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