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变速箱壳体结构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结构拓扑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结构优化设计在变速箱壳体上的应用 | 第10-11页 |
1.3 结构可靠性理论概述 | 第11-14页 |
1.3.1 结构可靠性理论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1-13页 |
1.3.2 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 | 第13-14页 |
1.4 课题来源和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1 课题的来源 | 第14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2 联合收割机变速箱壳体拓扑优化 | 第15-28页 |
2.1 拓扑优化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1.1 结构优化的分类和层次 | 第15-17页 |
2.1.2 结构优化数学模型 | 第17页 |
2.1.3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数值方法 | 第17-20页 |
2.1.4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求解方法 | 第20页 |
2.2 变速箱壳体拓扑优化分析 | 第20-25页 |
2.2.1 变速箱壳体结构拓扑优化基本流程 | 第20-22页 |
2.2.2 变速箱壳体拓扑优化有限元建模 | 第22-23页 |
2.2.3 变速箱壳体拓扑优化分析 | 第23-25页 |
2.3 变速箱壳体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联合收割机变速箱壳体结构尺寸优化 | 第28-43页 |
3.1 响应面方法基本理论 | 第28-31页 |
3.1.1 面响应法发展 | 第28页 |
3.1.2 响应面方法基本理论 | 第28-31页 |
3.2 变速箱壳体结构尺寸优化模型 | 第31-32页 |
3.3 基于试验设计的响应面结果分析 | 第32-42页 |
3.3.1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3.3.2 拟合度(Goodness of Fit)曲线 | 第33-34页 |
3.3.3 响应面参数分析 | 第34-41页 |
3.3.4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联合收割机变速箱壳体优化前后性能对比分析 | 第43-56页 |
4.1 变速箱壳体静力学分析 | 第43-48页 |
4.1.1 变速箱壳体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 第43-45页 |
4.1.3 变速箱壳体优化前后静力学对比分析 | 第45-48页 |
4.2 变速箱壳体模态分析 | 第48-55页 |
4.2.1 变速箱模态分析的意义 | 第48-49页 |
4.2.2 变速箱壳体优化前后模态分析对比 | 第49-52页 |
4.2.4 变速箱壳体试验模态分析 | 第52-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联合收割机变速箱壳体结构可靠性分析 | 第56-69页 |
5.1 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第56-57页 |
5.2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及可靠性计算 | 第57-61页 |
5.2.1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 第57-58页 |
5.2.2 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58-61页 |
5.3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61-63页 |
5.4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变速箱壳体可靠性分析 | 第63-68页 |
5.4.1 可靠性分析内容及其基本步骤 | 第63页 |
5.4.2 主要分析参数及分布的确定 | 第63-65页 |
5.4.3 可靠性分析结果 | 第65-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