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内容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0-11页 |
1.3.1 基本思路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11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1-12页 |
1.4.3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 城乡一体化推进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发展 | 第16-21页 |
2.1 互动存在性分析 | 第16-17页 |
2.1.1 互动的必然性 | 第16-17页 |
2.1.2 互动的必要性 | 第17页 |
2.2 互动发展的机制 | 第17-21页 |
2.2.1 引发互动的内在因素 | 第17-18页 |
2.2.2 互动作用的内在机制 | 第18-21页 |
3 贵州省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 | 第21-30页 |
3.1 贵州省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果 | 第21-26页 |
3.1.1 城镇体系基本完备 | 第21-23页 |
3.1.2 农村居民收入显著增长 | 第23-25页 |
3.1.3 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 | 第25-26页 |
3.2 贵州省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不足 | 第26-30页 |
3.2.1 城市规模小、各市(州)发展不均衡 | 第27页 |
3.2.2 居民收入低,城乡居民差距较大 | 第27-29页 |
3.2.3 产业发展落后,城乡产业之间联系少 | 第29-30页 |
4 城乡综合关联度实证分析 | 第30-37页 |
4.1 指标体系选择 | 第30-31页 |
4.2 分析方法 | 第31页 |
4.3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31-37页 |
5 贵州省城乡产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 第37-49页 |
5.1 贵州省城乡产业及产业结构演进概况 | 第37-41页 |
5.1.1 贵州省历年产业结构概况 | 第37-39页 |
5.1.2 贵州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水平变动概况 | 第39-40页 |
5.1.3 贵州省工业发展 | 第40-41页 |
5.2 贵州省城乡三次产业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相关性分析 | 第41-46页 |
5.2.1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城乡一元化发展协整关系分析 | 第42-43页 |
5.2.2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一体化进程 | 第43-46页 |
5.3 结论与分析 | 第46-49页 |
5.3.1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一体化 | 第46-47页 |
5.3.2 工业发展与就业 | 第47-49页 |
6 贵州城乡一体化支撑产业选择及建议 | 第49-57页 |
6.1 从不同侧重点选取主导产业 | 第49-54页 |
6.1.1 以综合优势选择工业主导产业 | 第49-52页 |
6.1.2 以吸纳就业能力选择的主导产业 | 第52-54页 |
6.2 主导产业的选择 | 第54-57页 |
6.2.1 煤炭开采和深加工 | 第54-55页 |
6.2.2 冶金工业 | 第55页 |
6.2.3 烟草和酿酒工业 | 第55-56页 |
6.2.4 服务业 | 第56页 |
6.2.5 信息科技产业 | 第56-57页 |
7 促进贵州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议 | 第57-60页 |
7.1 因地适宜,培育主导产业体系以推进城镇化 | 第57-58页 |
7.2 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现代化以推进城镇化 | 第58-59页 |
7.3 深化改革,增强产业关联性以推动城镇化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