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高考背景 | 第8页 |
1.1.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立体几何课程理念及目标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1-14页 |
1.5.1 文献法 | 第11页 |
1.5.2 案例研究法 | 第11-12页 |
1.5.3 调查法 | 第12-14页 |
2 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困扰 | 第14-20页 |
2.1 高中生的数学思维 | 第14页 |
2.2 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困扰 | 第14-20页 |
3 教育理论的分析与教学对策的构建 | 第20-28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3.1.3 学习迁移理论 | 第22-24页 |
3.1.4 试误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3.2 立体几何教学对策的构建 | 第25-28页 |
4 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方法 | 第28-44页 |
4.1 解立体几何问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 第28-31页 |
4.1.1 转化与化归思想 | 第28-29页 |
4.1.2 函数与方程思想 | 第29页 |
4.1.3 数形结合思想 | 第29-30页 |
4.1.4 分类与整合思想 | 第30-31页 |
4.2 解立体几何问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 | 第31-44页 |
4.2.1 合情推理法 | 第31-33页 |
4.2.2 转化法 | 第33-34页 |
4.2.3 向量法 | 第34-44页 |
5 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教学实践 | 第44-60页 |
5.1 实践条件及其原因 | 第44-46页 |
5.1.1 选取学校 | 第44页 |
5.1.2 选取的教学实践时间与学生 | 第44-45页 |
5.1.3 选取教师 | 第45页 |
5.1.4 考查条件 | 第45-46页 |
5.2 实践过程 | 第46-48页 |
5.2.1 课程安排 | 第46页 |
5.2.2 教学与学习计划 | 第46-48页 |
5.3 案例 | 第48-53页 |
5.3.1 解题教学案例 | 第48-51页 |
5.3.2 学生讲题案例 | 第51-53页 |
5.4 实践总结 | 第53-60页 |
5.4.1 测试卷分析 | 第53-54页 |
5.4.2 测验的结果及学生的反馈 | 第54-57页 |
5.4.3 学生学习困扰与教学对策的总结 | 第57-60页 |
6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