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一览表 | 第14-15页 |
引言 | 第15-22页 |
1 沉香的药用功效及资源现状 | 第15页 |
2 组织培养及气雾培养 | 第15-16页 |
3 土沉香的化学成分 | 第16页 |
4 人工诱导白木香结香 | 第16-17页 |
5 RNA-Seq技术用于诱导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研究 | 第17-19页 |
6 植物应对胁迫的信号通路研究 | 第19页 |
7 与萜类合酶相关的转录因子研究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和试验预期结果 | 第20-22页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2-28页 |
1.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1.1.1 气雾培养实验材料、设备及管理 | 第22页 |
1.1.2 组织培养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1.1.3 实验试剂配制与检测仪器 | 第23页 |
1.1.4 RT-qPCR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 第2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1.2.1 白木香根的气雾培养 | 第23-24页 |
1.2.2 白木香根的组织培养 | 第24页 |
1.2.3 使用MeJA诱导白木香根 | 第24页 |
1.2.4 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检测诱导后白木香根的化学成分 | 第24页 |
1.2.5 白木香转录组测序 | 第24-25页 |
1.2.6 白木香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第28-59页 |
2.1 气雾培养结果 | 第28-29页 |
2.2 组培结果 | 第29页 |
2.3 MeJA诱导 | 第29页 |
2.4 SPME-GC/MS检测结果 | 第29-31页 |
2.5 测序质量分析 | 第31-35页 |
2.5.1 测序产量统计 | 第31页 |
2.5.2 转录组拼接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2.5.3 基因注释情况分析 | 第33-35页 |
2.6 气雾培根样品的数据分析 | 第35-53页 |
2.6.1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35页 |
2.6.2 气雾培样品差异表达基因的STEM表达趋势分析 | 第35-36页 |
2.6.3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第36-37页 |
2.6.4 相关基因的挖掘 | 第37-44页 |
2.6.5 相关性分析 | 第44-48页 |
2.6.6 RT-qPCR实验结果 | 第48-53页 |
2.7 气雾培根和组培根样品的数据比较分析 | 第53-59页 |
2.7.1 不同根材料中差异基因的比较分析 | 第53-57页 |
2.7.2 不同根材料中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比较分析 | 第57-58页 |
2.7.3 萜类合酶基因与倍半萜类化学物质的关系 | 第58-59页 |
第三章 总结、讨论与展望 | 第59-63页 |
3.1 总结 | 第59-61页 |
3.1.1 MeJA诱导后不同根材料中的倍半萜物质和萜类合酶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59页 |
3.1.2 白木香根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 第59-60页 |
3.1.3 白木香气雾培根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 第60页 |
3.1.4 气雾培根和组培根样品的数据比较分析 | 第60-61页 |
3.2 讨论 | 第61-62页 |
3.3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3页 |
附录Ⅰ 萜类骨架代谢通路 | 第68-69页 |
附录Ⅱ 钙信号通路 | 第69-70页 |
附录Ⅲ MAPK信号通路 | 第70-71页 |
附录Ⅳ NCBI上已鉴定功能的TPS | 第71-73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