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略语表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铜绿假单胞菌 | 第9页 |
1.2 纤溶酶原的结构及功能 | 第9-11页 |
1.2.1 纤溶酶原的结构 | 第9-10页 |
1.2.2 纤溶酶原的激活 | 第10-11页 |
1.3 铜绿假单胞菌表面纤溶酶原受体 | 第11页 |
1.4 脂蛋白(a)的结构及功能 | 第11-12页 |
1.4.1 脂蛋白(a)的结构 | 第11-12页 |
1.4.2 脂蛋白(a)的生理功能和致病性 | 第12页 |
1.5 立题依据 | 第12-13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4-28页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14-17页 |
2.2.1 质粒和菌株 | 第14页 |
2.2.2 化学试剂 | 第14-15页 |
2.2.3 填料及纯化溶液 | 第15页 |
2.2.4 化学贮存液 | 第15-17页 |
2.2.5 PCR引物 | 第17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7-28页 |
2.3.1 提取试验用菌株(铜绿假单胞菌CMCC10104)基因组DNA | 第17-18页 |
2.3.2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 | 第18页 |
2.3.3 Lpd、LpdK476A、LpdK477A、LpdΔKKR基因扩增 | 第18-20页 |
2.3.4 Lpd、LpdK476A、LpdK477A及LpdΔKKR基因扩增产物的纯化 | 第20页 |
2.3.5 Lpd、LpdK476A、LpdK477A及LpdΔKKR基因和载体片段的酶切纯化 | 第20-21页 |
2.3.6 酶切后的Lpd、LpdK476A、LpdK477A及LpdΔKKR与pGEX-6p-1载体的连接 | 第21页 |
2.3.7 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 BL 21 | 第21-22页 |
2.3.8 基因序列测定 | 第22页 |
2.3.9 工程菌培养 | 第22页 |
2.3.10 表达产物SDS-PAGE电泳分析 | 第22-23页 |
2.3.11 重组蛋白的亲和层析纯化 | 第23页 |
2.3.12 重组蛋白GST标签切割 | 第23-24页 |
2.3.13 BCA测定重组蛋白浓度 | 第24页 |
2.3.1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重组蛋白rLpd、rLpdK476A、rLpdK477A、rLpd△KKR与Lp(a)、LDL及Plg的结合 | 第24-25页 |
2.3.15 rLpd、rLpdK476A、rLpdK477A、rLpd△KKR与血浆Lp(a)的亲和色谱层析实验 | 第25-26页 |
2.3.16 EACA抑制rLpd与Lp(a)的结合 | 第26-27页 |
2.3.17 Lp(a)抑制rLpd与Plg的结合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37页 |
3.1 铜绿假单胞菌CMCC10104菌株基因组提取 | 第28页 |
3.2 rLpd及其突变分子Lpd-K476A、Lpd-K477A、LpdΔ KKR的基因扩增 | 第28-29页 |
3.3 Lpd及rLpd-K476A、rLpd-K477A、rLpdΔ KKR基因的酶切、连接和转化 | 第29-30页 |
3.4 Lpd及LpdK476A、LpdK477A、LpdΔ KKR测序结果 | 第30页 |
3.5 rLpd及rLpdK476A、rLpdK477A、rLpd△KKR的表达及纯化 | 第30-33页 |
3.6 GST标签切除 | 第33-34页 |
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重组蛋白rLpd、rLpdK476A、rLpdK477A、rLpd△KKR与Lp(a)、LDL及Plg的结合 | 第34-35页 |
3.8 rLpd及rLpd△KKR与人血浆Lp(a)的亲和色谱层析实验 | 第35页 |
3.9 EACA抑制rLpd与Lp(a)的结合实验 | 第35-36页 |
3.10 Lp(a)抑制rLpd与Plg的结合 | 第36-37页 |
4 讨论 | 第37-38页 |
5 结论 | 第38-39页 |
6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