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铁路尼尔森体系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及吊杆张拉控制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尼尔森体系拱桥的概述 | 第9-12页 |
1.2 尼尔森体系拱桥的结构特点分析 | 第12-13页 |
1.3 拱桥施工控制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2 郑万铁路系杆拱桥工程概况与有限元模型 | 第16-24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6-19页 |
2.1.1 结构形式 | 第16-17页 |
2.1.2 本桥设计标准 | 第17-18页 |
2.1.3 主要施工步骤 | 第18-19页 |
2.2 有限元仿真模拟 | 第19-24页 |
2.2.1 仿真模拟的原则 | 第19页 |
2.2.2 尼尔森拱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24页 |
3 尼尔森体系拱桥施工线性监测与控制 | 第24-41页 |
3.1 前言 | 第24页 |
3.2 拱桥施工控制的任务 | 第24-25页 |
3.3 拱桥施工控制的内容 | 第25-26页 |
3.3.1 建立施工控制体系 | 第25-26页 |
3.3.2 施工控制计算与设计计算的校核 | 第26页 |
3.4 拱桥施工控制的现场测试 | 第26-28页 |
3.4.1 实际施工中的参数 | 第27页 |
3.4.2 实际施工中的荷载参数 | 第27-28页 |
3.4.3 实际施工中的截面几何参数 | 第28页 |
3.5 施工控制中的实时测量 | 第28-41页 |
3.5.1 建立实时测量体系 | 第28页 |
3.5.2 物理测量 | 第28-29页 |
3.5.3 线型测量 | 第29-35页 |
3.5.4 力学测量 | 第35-40页 |
3.5.5 线型控制精度要求 | 第40-41页 |
4 施工控制的计算分析 | 第41-57页 |
4.1 施工控制计算概述 | 第41-42页 |
4.2 最小二乘法理论 | 第42-43页 |
4.2.1 最小二乘理论的运用 | 第42页 |
4.2.2 最小二乘法分类 | 第42-43页 |
4.3 参数误差识别的最小二乘法理论 | 第43-45页 |
4.4 拱桥参数误差识别步骤 | 第45-47页 |
4.5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拱桥参数识别和修正 | 第47-57页 |
4.5.1 影响主桥施工控制的主要因素 | 第47-50页 |
4.5.2 误差识别的主要参数 | 第50-51页 |
4.5.3 三种参数的混合估计 | 第51-57页 |
5 拱桥施工过程的索力优化研究 | 第57-71页 |
5.1 概述 | 第57页 |
5.2 施工过程的索力优化方法 | 第57-62页 |
5.2.1 索力优化的影响矩阵法 | 第57-60页 |
5.2.2 索力优化的倒装分析法 | 第60-62页 |
5.3 吊杆张拉顺序优化 | 第62-71页 |
5.3.1 影响矩阵法确定吊杆初始张拉力 | 第62-63页 |
5.3.2 倒装法确定吊杆初始张拉力 | 第63-65页 |
5.3.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5.3.4 方案优选 | 第67-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