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森林土壤生物学论文

内蒙古大青山四个树种根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2-19页
    1.1 大青山森林植被概况及研究进展第12页
    1.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第13-15页
        1.2.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16-18页
        1.3.1 Illuminate Solexa测序法第17页
        1.3.2 Roche 454 GSFLX+System第17页
        1.3.3 Life Technologies Ion Torrent第17页
        1.3.4 高通量测序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2.1 样品采集地概况第19页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19-20页
    2.3 实验方法第20-25页
        2.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第20页
        2.3.2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第20页
        2.3.3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方法第20-21页
        2.3.4 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第21页
        2.3.5 MiSeq测序实验流程第21页
        2.3.6 数据分析流程第21-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56页
    3.1 四个树种根围土壤理化性质第25-27页
        3.1.1 油松根围土壤理化性质第25页
        3.1.2 白桦根围土壤理化性质第25-26页
        3.1.3 华北落叶松根围土壤理化性质第26页
        3.1.4 青海云杉根围土壤理化性质第26-27页
    3.2 四个树种根围土壤酶活性第27-30页
        3.2.1 油松根围土壤酶活性第27-28页
        3.2.2 白桦根围土壤酶活性第28-29页
        3.2.3 华北落叶松根围土壤酶活性第29页
        3.2.4 青海云杉根围土壤酶活性第29-30页
    3.3 四个树种根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第30-32页
        3.3.1 油松根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第30页
        3.3.2 白桦根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第30-31页
        3.3.3 华北落叶松根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第31页
        3.3.4 青海云杉根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第31-32页
    3.4 微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分析第32-56页
        3.4.1 样本质量检测第32-33页
        3.4.2 四个树种根围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第33-36页
        3.4.3 四个树种根围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第36-38页
        3.4.4 样本聚类分析第38-39页
        3.4.5 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第39-47页
        3.4.6 真菌群落结构分析第47-53页
        3.4.7 RDA分析第53-56页
4 讨论第56-61页
    4.1 土壤理化性质第56页
    4.2 土壤酶活性第56-57页
    4.3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第57页
    4.4 土壤细菌多样性第57-59页
    4.5 土壤真菌多样性第59-61页
5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良好自相关性质的高非线性平衡密码函数的构造
下一篇:一类密码函数的GAC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