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论 | 第8-13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四)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政府营销的必要性 | 第13-19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1、营销 | 第13页 |
2、政府营销 | 第13-14页 |
3、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概念的提出 | 第14页 |
4、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政府营销内涵 | 第14-16页 |
(二)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政府营销的必要性 | 第16-19页 |
1、是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迫切需要 | 第16-17页 |
2、是增强桂林国际旅游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 第17页 |
3、是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 第17-18页 |
4、是提升桂林旅游行业整体质量的迫切需要 | 第18页 |
5、是实现桂林旅游业发展新跨越的迫切需要 | 第18-19页 |
三、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的政府营销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一)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及现状 | 第19-22页 |
1、创业阶段(1973~1977年) | 第20页 |
2、发展阶段(1978~1988年) | 第20页 |
3、完善阶段(1989~1997年) | 第20页 |
4、接轨阶段(1998年~2012年) | 第20-21页 |
5、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新阶段(2012年以来) | 第21-22页 |
(二)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面启动 | 第22-23页 |
(三)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的政府营销的举措及成效 | 第23-24页 |
1、政府做好八大产品营销,推出竞争力强的旅游品牌 | 第23页 |
2、政府做好县域旅游营销,拓宽大桂林旅游圈市场 | 第23页 |
3、加强国内旅游市场营销,树立发展国内旅游战略位置 | 第23页 |
4、加强国际旅游市场营销,桂林入境游客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 | 第23-24页 |
5、开创旅游主题营销新局面,构建多元化的旅游市场新格局 | 第24页 |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4-28页 |
、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营销机制体制 | 第24-25页 |
2、旅游营销重视山水风光轻视历史文化,政府营销理念偏颇 | 第25-26页 |
3、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政府没有建立面向国内外整体营销机制 | 第26-27页 |
4、旅游营销没有发挥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综合效应,政府旅游营销电子商务是短板 | 第27-28页 |
四、建立健全桂林旅游政府营销的对策建议 | 第28-37页 |
(一) 战略规划结合评估体系,政府重构旅游营销新体制 | 第28-31页 |
1、破除决策层中旅游"无用论",建立政府旅游营销顶层设计 | 第28-29页 |
2、破除旅游业界"小农"意识,全面提升旅游质量促进旅游营销 | 第29页 |
3、破除旅游企业"小散"现象,建立健全政府旅游营销体系 | 第29-30页 |
4、构建政府旅游营销评估体系,定期测评桂林旅游营销成效 | 第30-31页 |
(二) 山水资源融入历史文化,政府重构旅游营销新理念 | 第31-32页 |
1、弘扬桂林历史文化、重视旅游整体形象设计 | 第31页 |
2、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重视旅游产品开发管理 | 第31-32页 |
(三) 市区资源整合县域资源,政府重构旅游营销新路线 | 第32-33页 |
1、整合营销观光旅游资源 | 第32-33页 |
2、整合营销休闲度假旅游资源 | 第33页 |
3、整合营销商务会展旅游资源 | 第33页 |
(四) 国内合作整合国际合作,政府重构旅游营销新板块 | 第33-35页 |
1、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发挥桂林旅游营销的龙头作用 | 第33-34页 |
2、整合国内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旅游营销合作 | 第34-35页 |
3、整合国际旅游资源,开展国际旅游营销合作 | 第35页 |
(五) 传统媒体整合现代媒体,政府重构全球营销新举措 | 第35-37页 |
1、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优势 | 第36页 |
2、整合传统媒体资源,构建旅游营销大格局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