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14-21页 |
1.1 猕猴桃概况 | 第14-17页 |
1.1.1 种属与分布 | 第14页 |
1.1.2 种植与产量 | 第14-15页 |
1.1.3 猕猴桃的营养保健功能 | 第15-16页 |
1.1.4 猕猴桃产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2 果蔬粉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2.1 果蔬粉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2 果蔬复合粉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2.3 果蔬粉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 第18页 |
1.3 猕猴桃抗氧化性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1.3.1 常见抗氧化成分 | 第18-19页 |
1.3.2 抗氧化作用机理及方法 | 第19-20页 |
1.4 立项背景及内容 | 第20-21页 |
1.4.1 立项背景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七种猕猴桃品质性状及制粉特性研究 | 第21-40页 |
2.1 材料与设备 | 第21-22页 |
2.1.1 原料 | 第21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1.3 药品试剂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6页 |
2.2.1 鲜果品质分析 | 第22页 |
2.2.2 猕猴桃粉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3 制粉特性分析 | 第23页 |
2.2.4 指标及测试方法 | 第23-26页 |
2.2.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8页 |
2.3.1 七种猕猴桃鲜果感官与营养分析 | 第26-30页 |
2.3.2 品种对猕猴桃制粉的影响 | 第30-33页 |
2.3.3 七种猕猴桃鲜果抗氧化性比较 | 第33-35页 |
2.3.4 品种对猕猴桃粉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2.3.5 猕猴桃加工适宜性探讨 | 第37-38页 |
2.4 小结 | 第38-40页 |
3 西兰花、苹果、绿豆对猕猴桃粉的影响 | 第40-62页 |
3.1 材料与设备 | 第40-41页 |
3.1.1 原料 | 第40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3.1.3 药品试剂 | 第41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3.2.1 原料浆制备 | 第41-42页 |
3.2.2 快速粘度分析 | 第42页 |
3.2.3 叶绿素降解动力学分析 | 第42-43页 |
3.2.4 西兰花、苹果、绿豆对猕猴桃粉的影响试验 | 第43页 |
3.2.5 指标及测试方法 | 第43页 |
3.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60页 |
3.3.1 猕猴桃浆叶绿素热降解规律 | 第43-46页 |
3.3.2 西兰花、甘蓝、苹果色泽分析 | 第46-47页 |
3.3.3 绿豆及板栗快速黏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3.3.4 西兰花用量对猕猴桃粉品质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5 苹果用量对猕猴桃粉的影响 | 第52-54页 |
3.3.6 绿豆用量对猕猴桃粉的影响 | 第54-56页 |
3.3.7 三种物品用量对猕猴桃粉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56-60页 |
3.4 小结 | 第60-62页 |
4 猕猴桃复合粉配方设计与研究 | 第62-84页 |
4.1 材料与设备 | 第62-63页 |
4.1.1 原料 | 第62页 |
4.1.2 仪器设备 | 第62-63页 |
4.1.3 药品试剂 | 第63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63-65页 |
4.2.1 工艺流程 | 第63页 |
4.2.2 D-最优配方设计 | 第63-65页 |
4.2.3 主成分分析法 | 第65页 |
4.2.4 聚类分析法 | 第65页 |
4.2.5 层次分析法 | 第65页 |
4.2.6 指标及测试方法 | 第65页 |
4.2.7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6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83页 |
4.3.1 D-最优混料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4.3.2 四种物品交互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4.3.3 基于感官指标对猕猴桃复合粉配方优化结果 | 第69页 |
4.3.4 18种猕猴桃复合粉理化指标分析结果 | 第69-75页 |
4.3.5 基于理化指标配方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75-81页 |
4.3.6 猕猴桃复合粉综合评价与配方确定 | 第81-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5 猕猴桃复合粉加工工艺研究 | 第84-98页 |
5.1 材料与设备 | 第84-85页 |
5.1.1 原料 | 第84页 |
5.1.2 仪器设备 | 第84页 |
5.1.3 药品试剂 | 第84-85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85-86页 |
5.2.1 猕猴桃复合粉制备工艺流程 | 第85页 |
5.2.2 复合浆预处理 | 第85页 |
5.2.3 干燥试验 | 第85页 |
5.2.4 等温吸湿试验 | 第85-86页 |
5.2.5 抗结块试验 | 第86页 |
5.2.6 指标及测试方法 | 第86页 |
5.2.7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8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6-97页 |
5.3.1 预处理对猕猴桃复合粉色泽和复水比的影响 | 第86-88页 |
5.3.2 预处理对猕猴桃复合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88-90页 |
5.3.3 预处理对复合粉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90-92页 |
5.3.4 猕猴桃复合粉干燥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2-93页 |
5.3.5 猕猴桃复合粉等温吸湿线分析 | 第93-95页 |
5.3.6 猕猴桃复合粉结块特性分析 | 第95-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8-99页 |
6.1 结论 | 第98页 |
6.2 展望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