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初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基于文化自觉价值取向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3-19页
    (一)问题提出第13页
        1.理论方面第13页
        2.实践方面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页
        1.文献研究法第14页
        2.问卷调查法第14页
        3.理论研究法第14页
    (四)文献综述第14-17页
        1.关于文化自觉的研究第14-15页
        2. 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的研究第15-17页
    (五)存在问题第17页
    (六)创新点第17-19页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的文化自觉理解第19-26页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第19页
    (二)文化自觉的特征第19-21页
        1. 民族性第19-20页
        2. 坚定性第20页
        3.包容性第20-21页
        4. 实践性第21页
    (三)文化自觉的发展阶段第21-23页
        1.文化认同第22页
        2.文化自信第22-23页
        3.文化反思第23页
        4.文化创新第23页
    (四)文化自觉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取向的意义第23-26页
        1.文化自觉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第23-24页
        2.文化自觉涵养中学生价值观的精神底蕴第24-25页
        3.文化自觉提供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第25-26页
二、以文化自觉作为价值取向的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第26-29页
    (一)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第26-27页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第27-28页
    (三)教育文化学第28-29页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第29-45页
    (一)实证调查第29页
        1.调查目的第29页
        2.调查对象第29页
        3.调查内容第29页
    (二)现状分析第29-36页
        1.样本构成第29-30页
        2.调查现状第30-36页
    (三)存在问题第36-45页
        1.文化认同课程实施深度不够第36-38页
        2.文化自信课程实施程度不够第38-40页
        3.文化反思课程实施形式不够第40-42页
        4.文化创新课程实施空间不够第42-45页
四、文化自觉价值取向下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策略第45-59页
    (一)文化认同课程实施策略第45-49页
        1.构建“认知交汇”式的传统文化通识体系第45-47页
        2.倡导“寓量引质”式的中华经典诵读方式第47-48页
        3.打造“春风化雨”式的传统文化校园环境第48-49页
    (二)文化自信课程实施策略第49-52页
        1.创设“价值认知”式的文化网络对话平台第49-50页
        2.开设“寓节于情”式的传统节日动态课程第50-51页
        3.开展“生命力体验”式的传统文化校内活动第51-52页
    (三)文化反思课程实施策略第52-55页
        1.创设“认知冲突”式的传统文化教学环境第52-53页
        2.开展“口语思辨”式的传统文化交流模式第53-54页
        3.执行“醍醐灌顶”式的传统文化作业反馈第54-55页
    (四)文化创新课程实施策略第55-59页
        1.设置“推陈出新”式的传统文化认知专题第55-56页
        2.提供“自由想象”式的传统文化创新空间第56-57页
        3.鼓励“和而不同”式的传统文化合作探究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法运输、储存危险废物进行生产活动的行为定性
下一篇:健安公司与恒铁公司租赁合同案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