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不同生育期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对光谱和空间尺度的响应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23-43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23-2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5-38页
        1.2.1 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研究进展第25-30页
        1.2.2 光谱尺度效应研究进展第30-34页
        1.2.3 空间尺度效应研究进展第34-38页
        1.2.4 目前存在问题与不足第38页
    1.3 研究内容第38-39页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39-43页
第2章 数据与方法第43-60页
    2.1 野外观测与数据获取第43-47页
        2.1.1 研究区概况第43-44页
        2.1.2 野外观测实验设计第44-45页
        2.1.3 地面光谱数据获取第45页
        2.1.4 叶面积指数数据获取第45-46页
        2.1.5 模型输入参数获取第46页
        2.1.6 辅助数据获取第46-47页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47-49页
        2.2.1 光谱数据预处理第47页
        2.2.2 叶面积指数数据预处理第47-48页
        2.2.3 数据统计与利用第48-49页
    2.3 植被辐射传输模型第49-55页
        2.3.1 PROSPECT叶片光学模型第50-52页
        2.3.2 SAIL冠层辐射传输模型第52-54页
        2.3.3 PROSAIL模型第54-55页
    2.4 敏感性分析方法第55-58页
        2.4.1 敏感性分析第55页
        2.4.2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第55-57页
        2.4.3 基于神经网络的敏感性分析第57-58页
    2.5 最优化算法第58-60页
        2.5.1 最优化问题第58页
        2.5.2 粒子群算法第58-60页
第3章 小麦冠层光谱特征对LAI的响应分析第60-75页
    3.1 不同生育期小麦冠层LAI分析第60-61页
    3.2 不同生育期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特征分析第61-65页
        3.2.1 模型模拟不同生育期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第61-63页
        3.2.2 实测不同生育期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第63-65页
    3.3 冠层光谱特征对LAI的响应分析第65-75页
        3.3.1 冠层光谱反射率对LAI的响应第65-67页
        3.3.2 冠层光谱波形特征对LAI的响应第67-69页
        3.3.3 植被指数对冠层LAI的响应第69-75页
第4章 遥感反演小麦冠层LAI对光谱尺度的响应模拟研究第75-103页
    4.1 分析方法第75-77页
        4.1.1 连续小波变换第75-76页
        4.1.2 母小波选择第76页
        4.1.3 相关性及敏感性分析方法第76-77页
    4.2 不同生育期冠层LAI反演对波段位置及宽度的响应第77-83页
        4.2.1 相关性分析第77-80页
        4.2.2 敏感性分析第80-83页
    4.3 不同生育期冠层LAI反演对光谱指数构造的响应第83-98页
        4.3.1 光谱特征提取第83-91页
        4.3.2 光谱响应分析第91-95页
        4.3.3 光谱指数分析第95-98页
    4.4 实例验证分析第98-103页
        4.4.1 波段位置及宽度的实例验证分析第98-100页
        4.4.2 光谱指数构造的实例验证分析第100-103页
第5章 遥感反演小麦冠层LAI对空间尺度的响应模拟研究第103-118页
    5.1 像元模拟和空间异质性定量描述第103-111页
        5.1.1 像元模拟第103-104页
        5.1.2 空间异质性定量描述第104-111页
    5.2 不同生育期像元尺度LAI反演第111-112页
        5.2.1 不同生育期像元尺度反射率模拟第111页
        5.2.2 不同生育期像元尺度LAI反演第111-112页
    5.3 不同生育期像元尺度LAI反演对空间异质性的响应第112-114页
        5.3.1 相关性分析第112-113页
        5.3.2 敏感性分析第113-114页
    5.4 实例验证分析第114-118页
        5.4.1 LAI反演方法验证第114-116页
        5.4.2 空间异质性分析第116-117页
        5.4.3 LAI对空间异质性的响应分析第117-11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18-122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18-120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120页
    6.3 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8页
致谢第138-140页
附录第140-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151-155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151-153页
    从事科研项目情况第153-154页
    学术交流活动第154页
    参与野外实验情况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YJ市第六中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实施建议
下一篇:高中文言文中的“礼”及其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