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一、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5-16页 |
二、实证研究 | 第16页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人才流动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7-20页 |
第一节 人才流动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一、人才的内涵 | 第17页 |
二、人才流动的内涵 | 第17-18页 |
三、人才流失的内涵 | 第18页 |
第二节 人才流动理论 | 第18-20页 |
一、人才流动理论概述 | 第18页 |
二、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 | 第18-19页 |
三、人才流动的管理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铁岭市人才流动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9页 |
第一节 铁岭市人才流动的现状 | 第20-23页 |
一、铁岭市人才基本情况 | 第20页 |
二、铁岭市人才流入流出情况 | 第20-22页 |
三、铁岭市人才工作开展的情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铁岭市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一、大批毕业生外流经济发达城市 | 第23-24页 |
二、人才总密度低于省会及其他沿海城市 | 第24页 |
三、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 第24-25页 |
四、基层人才大量短缺 | 第25页 |
五、中青年骨干人才流失 | 第25页 |
第三节 铁岭市人才流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5-29页 |
一、政府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应政策不够完善 | 第25-26页 |
二、经济条件落后缺乏吸引力 | 第26页 |
三、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不力 | 第26-27页 |
四、择业观念偏颇与基层待遇不高 | 第27页 |
五、缺乏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促进铁岭市人才合理流动的对策 | 第29-33页 |
第一节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应政策 | 第29页 |
第二节 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吸引人才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利用的机制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 | 第31页 |
第五节 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 | 第31-3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3-3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33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