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安全与事故论文--安全技术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长大隧道区间火灾安全疏散问题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地铁火灾烟气控制与燃烧过程的研究第16-17页
        1.2.2 地铁火灾风险评估的研究第17页
        1.2.3 火灾中人员行为研究第17-18页
        1.2.4 地铁火灾人员疏散仿真第18页
    1.3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地铁火灾烟气控制与燃烧过程的研究第19页
        1.3.2 地铁火灾风险评估的研究第19-20页
        1.3.3 火灾中人员行为研究第20页
        1.3.4 地铁火灾人员疏散仿真第20-21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3页
        1.4.2 研究成果第23页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23-24页
        1.5.1 理论基础第23-24页
        1.5.2 研究方法第24页
    1.6 本章小结第24-26页
2 地铁长大隧道区间定义及火灾研究第26-38页
    2.1 地铁隧道火灾原因及其危害性第26-27页
        2.1.1 地铁隧道火灾原因第26页
        2.1.2 地铁隧道火灾危害性第26-27页
    2.2 长大隧道区间火灾第27-32页
        2.2.1 长大隧道区间定义第27-28页
        2.2.2 长大隧道区间火灾特性第28页
        2.2.3 长大隧道区间火灾疏散方法实例分析第28-32页
    2.3 长大隧道区间火灾疏散与救援第32-36页
        2.3.1 长大隧道区间火灾疏散模式第32-34页
        2.3.2 长大隧道区间火灾情况下排烟模式第34-35页
        2.3.3 地铁长大隧道火灾疏散设施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3 区间风井分隔列车与最不利位置列车火灾研究第38-48页
    3.1 利用区间风井分隔三列车的计算方法第38-41页
        3.1.1 区间风井简述第38-39页
        3.1.2 关于隧道区间通风排烟系统的规定第39-40页
        3.1.3 区间风井位置的确定第40页
        3.1.4 区间风井通风临界风速的计算第40-41页
        3.1.5 小结第41页
    3.2 三列车同时存在于隧道内最不利位置列车研究第41-44页
        3.2.1 第一列车(A车)发生火灾第42-43页
        3.2.2 第二列车(B车)发生火灾第43页
        3.2.3 第三列车(C车)发生火灾第43-44页
        3.2.4 小结第44页
    3.3 最不利位置列车发生火灾情况时通风与疏散组织方案第44-47页
        3.3.1 端部车厢发生火灾第45-46页
        3.3.2 中部车厢发生火灾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基于人员随机性的长大隧道区间火灾逃生概率模型第48-64页
    4.1 火灾燃烧模型与火灾危险判定条件第48-53页
        4.1.1 火灾模型第48-51页
        4.1.2 火灾危险判定条件第51-53页
    4.2 隧道人员疏散随机性与隧道人员疏散过程第53-61页
        4.2.1 人员疏散随机性第53-55页
        4.2.2 人员疏散过程与必需疏散时间第55-60页
        4.2.3 利用蒙特卡洛算法估计人员必需疏散时间第60-61页
    4.3 地铁长大隧道区间火灾人员逃生概率模型第61-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北京地铁17号线长大隧道区间实例分析第64-102页
    5.1 北京地铁17号线长大隧道区间情况第64-68页
        5.1.1 17号线概况第64-65页
        5.1.2 17号线长大隧道区间位置第65-66页
        5.1.3 17号线客流情况与运营指标第66页
        5.1.4 长大隧道区间列车运行模拟计算及情况分析第66-68页
    5.2 17号线长大隧道区间风井位置的计算第68-69页
        5.2.1 未来科技城—天通苑东站区间风井设置方案第68-69页
        5.2.2 北神树—朝阳港区间风井设置方案第69页
    5.3 火灾数值模拟计算条件的设计及验算第69-77页
        5.3.1 火灾数值模拟计算规模第70-71页
        5.3.2 边界条件与列车模型第71-75页
        5.3.3 临界风速的模拟计算实验与验算第75-77页
    5.4 两种不同风速工况下火灾模拟计算实验第77-83页
        5.4.1 工况1—不通风排烟第78-81页
        5.4.2 工况2—通风排烟第81-83页
    5.5 联络通道间距对逃生概率的影响第83-99页
        5.5.1 5号车厢发生火灾,不通风排烟第84-94页
        5.5.2 5号车厢发生火灾,通以临界风速第94-97页
        5.5.3 8号车厢发生火灾,通以临界风速第97-98页
        5.5.4 小结第98-99页
    5.6 联络通道宽度的计算第99页
    5.7 本章小结第99-10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102-103页
        6.1.1 本文主要结论第102页
        6.1.2 创新点第102-103页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附录A第108-112页
附录B第112-11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4-11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务员职业伦理精神培育研究
下一篇:抚顺战犯改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