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慢旅游”心理预期及其产品供给--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理论基础第13-17页
        1.3.1 时间理论第13-15页
        1.3.2 浸润理论第15-17页
    1.4 研究框架第17-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相关综述与概念辨析第21-35页
    2.1 文献综述第21-32页
        2.1.1 国外与"慢旅游"相关的研究第21-26页
        2.1.2 国内与"慢旅游"相关的研究第26-31页
        2.1.3 文献述评第31-32页
    2.2 "慢旅游"概念辨析第32-35页
        2.2.1 "慢"之标准第32页
        2.2.2 "慢旅游"定义第32-35页
3 "慢旅游"心理预期的理论逻辑第35-40页
    3.1 基于定义的逻辑推演第35-36页
    3.2 对"慢旅游"心理预期的认识第36-38页
    3.3 必要性:进入典型情景研究第38-39页
    3.4 慢与快的辩证关系第39-40页
4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慢旅游"心理预期研究第40-60页
    4.1 研究设计第40-45页
        4.1.1 地域对象选取第40-41页
        4.1.2 调研时间安排第41页
        4.1.3 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第41-45页
        4.1.4 资料处理方式第45页
    4.2 资料编码和分析第45-49页
        4.2.1 开放式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第45-47页
        4.2.2 主轴式编码:选取主范畴第47-48页
        4.2.3 选择式编码:识别核心范畴第48-49页
    4.3 心理预期理论模型建构第49-60页
        4.3.1 故事线1:有一种旅行叫"心情"第49-55页
        4.3.2 故事线2:有一种旅游叫"目的地域的浸润"第55-60页
5 "慢旅游"产品供给讨论第60-68页
    5.1 "慢旅游"标准之启示第60-62页
        5.1.1 体验活动的时间余白第60-61页
        5.1.2 时间节奏感与感知差异第61-62页
    5.2 "慢旅游"心理预期之启示:"路漫漫"与慢时空第62-67页
        5.2.1 弹性的旅游通道:慢人群第63-64页
        5.2.2 小空需悠:"微旅慢游"思考第64页
        5.2.3 慢性情培养:旅游凝视第64-65页
        5.2.4 慢场所:去噪第65-66页
        5.2.5 情境再现:过去什么都慢第66-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6.1 研究结论第68-69页
    6.2 研究创新第69页
    6.3 研究不足第69-70页
    6.4 研究展望第70-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第71-72页
附录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后记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宿旅游意象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以云南丽江古城客栈为例
下一篇:我国农村低保福利供给中的政府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