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休闲度假时代的到来 | 第9-10页 |
1.1.2 民宿作为新业态成为住宿业的投资重点之一 | 第10页 |
1.1.3 宏观政策推动民宿业的发展 | 第10-11页 |
1.1.4 民宿相关研究有待强化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文献调查法 | 第12页 |
1.3.2 专家访谈法 | 第12页 |
1.3.3 问卷调查法 | 第12-13页 |
1.3.4 定量研究法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37页 |
2.1 民宿的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2.1.1 民宿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2 民宿的类型 | 第16-17页 |
2.1.3 民宿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2 意象相关研究 | 第19-30页 |
2.2.1 意象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2 旅游意象 | 第20-29页 |
2.2.3 民宿旅游意象 | 第29-30页 |
2.3 地方依恋相关研究 | 第30-32页 |
2.3.1 地方依恋的概念 | 第30页 |
2.3.2 地方依恋的维度 | 第30-31页 |
2.3.3 地方依恋的相关研究 | 第31-32页 |
2.4 满意度相关研究 | 第32-34页 |
2.4.1 满意度内涵 | 第32-33页 |
2.4.2 满意度相关研究 | 第33-34页 |
2.5 行为意向相关研究 | 第34-35页 |
2.5.1 游客行为意向的概念 | 第34页 |
2.5.2 游客行为意向的类型 | 第34页 |
2.5.3 游客行为意向的测量 | 第34-35页 |
2.6 旅游意象、地方依恋、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 | 第35-3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7-43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3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7-40页 |
3.2.1 民宿旅游意象、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关系 | 第37-38页 |
3.2.2 民宿旅游意象、地方依恋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 第38-39页 |
3.2.3 民宿旅游意象对地方依恋的关系 | 第39页 |
3.2.4 研究假设模型 | 第39-40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40-43页 |
3.3.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 | 第40页 |
3.3.2 问卷设计 | 第40-43页 |
4 实证研究分析 | 第43-75页 |
4.1 测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51页 |
4.1.1 个性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第43-44页 |
4.1.2 消费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6页 |
4.1.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51页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51-53页 |
4.3 方差分析 | 第53-63页 |
4.3.1 游客性别的影响分析 | 第54页 |
4.3.2 游客年龄的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4.3.3 游客学历的影响分析 | 第55-56页 |
4.3.4 游客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56页 |
4.3.5 游客职业的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4.3.6 游客住宿夜数的影响分析 | 第57-59页 |
4.3.7 游客信息来源的影响分析 | 第59-60页 |
4.3.8 游客是否预定的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4.3.9 游客交通工具的影响分析 | 第61页 |
4.3.10 游客旅行方式的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4.4 民宿旅游意象的因子分析 | 第63-64页 |
4.5 结构模型分析 | 第64-75页 |
4.5.1 模型适配度检验 | 第64-67页 |
4.5.2 相关关系和路径分析 | 第67-75页 |
5 研究结论 | 第75-79页 |
5.1 假设检验 | 第75页 |
5.2 研究结果 | 第75-77页 |
5.3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第77-79页 |
5.3.1 研究局限 | 第77页 |
5.3.2 未来展望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后记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