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效益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风电场选址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1 国外风电场微观选址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1.2.2 国内风电场微观选址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1.3.1 论文研究的目标 | 第15页 |
| 1.3.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风电场微观选址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 2.1 影响风电场微观选址的各项因素 | 第17-20页 |
| 2.1.1 场址地表粗糙度 | 第17-18页 |
| 2.1.2 障碍物 | 第18页 |
| 2.1.3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 2.1.4 风电场场内道路 | 第18-19页 |
| 2.1.5 风电机组布置 | 第19-20页 |
| 2.1.6 其他微观选址应考虑的问题 | 第20页 |
| 2.2 风电场微观选址主要步骤 | 第20-22页 |
| 2.2.1 风电场微观选址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 2.2.2 微观选址步骤 | 第21-22页 |
| 2.3 微观选址的评价 | 第22-25页 |
| 第3章 影响风电场选址的主要因素 | 第25-29页 |
| 3.1 A风电场建设条件评估 | 第25-26页 |
| 3.1.1 交通条件 | 第25页 |
| 3.1.2 电网接入条件 | 第25页 |
| 3.1.3 周围环境影响 | 第25-26页 |
| 3.1.4 地质情况 | 第26页 |
| 3.1.5 气象影响 | 第26页 |
| 3.1.6 其它建设条件 | 第26页 |
| 3.2 风资源评估 | 第26-29页 |
| 3.2.1 测风塔代表性 | 第26-27页 |
| 3.2.2 全年可发电小时数较高 | 第27页 |
| 3.2.3 风能扇区分布相对集中 | 第27-28页 |
| 3.2.4 风速变化幅度 | 第28-29页 |
| 第4章 在役风电场微观选址评价 | 第29-37页 |
| 4.1 在役风电场运行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 4.2 优化风机布置方案 | 第30-35页 |
| 4.3 结论 | 第35-37页 |
| 第5章 A风电场微观选址 | 第37-53页 |
| 5.1 微观选址管理程序 | 第37页 |
| 5.2 A风场建模与风机选型 | 第37-42页 |
| 5.2.1 软件建模 | 第37-40页 |
| 5.2.2 风机选型 | 第40-42页 |
| 5.3 微观选址初步方案 | 第42-45页 |
| 5.3.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 5.3.2 风机排布初步方案 | 第44-45页 |
| 5.4 微观选址推荐方案 | 第45-50页 |
| 5.4.1 布机方案选择 | 第45-46页 |
| 5.4.2 能量损失估算 | 第46-47页 |
| 5.4.3 微观选址推荐方案 | 第47-50页 |
| 5.5 微观选址技术经济评价 | 第50-51页 |
| 5.5.1 发电量 | 第50-51页 |
| 5.5.2 工程造价与技术经济评价 | 第51页 |
| 5.6 微观选址总结 | 第51-53页 |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6.1 结论 | 第53页 |
| 6.2 展望与建议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