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3 小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研究趋势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第2章 社会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2.1 社会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的内涵 | 第17-20页 |
2.1.1 社会公益组织 | 第17-19页 |
2.1.2 社会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 | 第19-20页 |
2.2 社会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的内容 | 第20-24页 |
2.2.1 整合资源能力 | 第20-21页 |
2.2.2 自我规范能力 | 第21-22页 |
2.2.3 自我提升能力 | 第22-24页 |
2.3 社会公益组织自组织能力的特点 | 第24页 |
2.3.1 社会公益组织自组织能力具有现实性 | 第24页 |
2.3.2 社会公益组织自组织能力具有全面性 | 第24页 |
2.3.3 社会公益组织自组织能力具有实效性 | 第24页 |
2.4 社会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4.1 自组织理论 | 第24-25页 |
2.4.2 组织生态理论 | 第25页 |
2.4.3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我国社会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案例与现状分析 | 第27-44页 |
3.1 乐仁乐助公益组织的探索 | 第27-37页 |
3.1.1 个案介绍:乐仁乐助公益组织 | 第27-28页 |
3.1.2 乐仁乐助公益组织所实施具体案例分析 | 第28-36页 |
3.1.3 乐仁乐助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建设的发展与取得的成效 | 第36-37页 |
3.2 社会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37-40页 |
3.2.1 合法性程度大幅提高 | 第38页 |
3.2.2 内部规章和组织结构不断完善 | 第38-39页 |
3.2.3 服务领域不断细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 第39-40页 |
3.3 社会公益组织自组织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44页 |
3.3.1 社会公信力严重不足 | 第40-41页 |
3.3.2 服务专业化水平低,品牌影响力不足 | 第41-42页 |
3.3.3 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水平低 | 第42页 |
3.3.4 管理部门对公益组织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 第42-44页 |
第4章 影响社会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建设的因素分析 | 第44-50页 |
4.1 客观因素 | 第44-47页 |
4.1.1“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格局 | 第44-45页 |
4.1.2 政策与法制环境 | 第45-47页 |
4.2 自身因素 | 第47-50页 |
4.2.1 社会使命感普遍不足 | 第47页 |
4.2.2 发展目标模糊 | 第47-48页 |
4.2.3 专业人才匮乏 | 第48页 |
4.2.4 品牌意识淡薄 | 第48-50页 |
第5章 美、澳和香港社会公益组织运作模式及经验启示 | 第50-53页 |
5.1 美国社会公益组织自组织能力的特点 | 第50页 |
5.2 澳大利亚社会公益组织自组织能力的特点 | 第50-51页 |
5.3 香港社会公益组织自组织能力的特点 | 第51页 |
5.4 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公益组织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51-53页 |
5.4.1 建构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的适当关系 | 第52页 |
5.4.2 建立政府对社会公益组织资金支持的模式 | 第52页 |
5.4.3 改革政府对社会公益组织的管理方式 | 第52-53页 |
第6章 提升社会公益组织自我组织能力建设的对策 | 第53-58页 |
6.1 营造有利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制度空间 | 第53-55页 |
6.1.1 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 | 第53页 |
6.1.2 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公益组织的健康发展 | 第53-54页 |
6.1.3 加强对社会公益组织的监督 | 第54-55页 |
6.2 増强社会公益组织持续发展的能力 | 第55-56页 |
6.2.1 社会公益组织目标的更新 | 第55页 |
6.2.2 社会公益组织文化聚合力的建设 | 第55-56页 |
6.3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品牌价值 | 第56-57页 |
6.3.1 加强战略管理,增强组织感召力 | 第56页 |
6.3.2 加快服务人员专业化进程,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 第56-57页 |
6.4 完善内部管理,提高社会公信力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