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万达治边活动及治边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嘉靖时期明与蒙古关系的研究 | 第12-15页 |
(二)嘉靖时期明与安南关系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三)有关翁万达的研究 | 第16-18页 |
三、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一章 翁万达所处的社会环境 | 第21-25页 |
一、政治的日趋混乱 | 第21-22页 |
二、严重的财政危机 | 第22-23页 |
三、边防危机不断加深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翁万达生平及相关问题 | 第25-31页 |
一、家学 | 第25-26页 |
二、师承 | 第26-27页 |
三、家乡的人文环境 | 第27-28页 |
四、仕途履历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翁万达与南疆局势的稳定 | 第31-40页 |
一、安南问题的由来 | 第31-32页 |
二、明廷对征讨安南的分歧 | 第32-34页 |
三、翁万达对招抚安南的贡献 | 第34-40页 |
(一)剿抚兼施,平叛广西土官之乱 | 第34-37页 |
(二)威恩并用,招抚安南 | 第37-40页 |
第四章 翁万达对宣大边防的巩固 | 第40-59页 |
一、俺答的“以战求和”与嘉靖皇帝的“和战不定” | 第40-42页 |
(一)嘉靖以前明廷对蒙政策 | 第40-41页 |
(二)俺答的“以战求和”与嘉靖皇帝的“和战不定” | 第41-42页 |
二、加强边备,立足安边 | 第42-52页 |
(一)加强边防的防御能力 | 第42-45页 |
(二)加强对军队的管理 | 第45-47页 |
(三)反对穷兵黩武,妄开边衅 | 第47-52页 |
三、加强边境治安,平定宗世朱充灼叛乱 | 第52-53页 |
四、力主通贡 | 第53-55页 |
五、翁万达功业未竟的必然 | 第55-59页 |
(一)明廷对俺答求贡的错误认识 | 第55-56页 |
(二)“和议卖国”与允许通贡 | 第56页 |
(三)历任宣大总督的悲惨命运 | 第56-59页 |
第五章 翁万达的治边思想及特点 | 第59-67页 |
一、翁万达的治边思想 | 第59-64页 |
(一)加强边务的强边思想 | 第59-61页 |
(二)以仁治边思想 | 第61-63页 |
(三)羁縻怀柔,力主民族和解思想 | 第63-64页 |
二、翁万达治边思想的特点 | 第64-67页 |
(一)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经世致用为追求 | 第65页 |
(二)有强烈的现实感和责任感 | 第65-67页 |
第六章 对翁万达治边活动及治边思想的评价 | 第67-70页 |
一、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 | 第67页 |
二、翁万达治边活动及治边思想的进步性 | 第67-68页 |
三、翁万达治边活动和治边思想的局限性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