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河流综合治理规划设计研究--以高邮市北澄子河上段区域治理工程设计为例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 ·推动城市河流生态景观治理研究发展 | 第10页 |
| ·加快解决城市河流问题 | 第10页 |
|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 第10页 |
| ·基本概念及规范文件 | 第10-13页 |
| ·自然河流与城市河流 | 第10-11页 |
| ·生态学与景观学 | 第11-12页 |
| ·生态景观设计 | 第12页 |
| ·规范文件 | 第12-13页 |
|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发展 | 第15-25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发展趋势 | 第22-24页 |
| ·拟解决问题 | 第24-25页 |
| ·设计定位与地域特质如何协调 | 第24页 |
| ·生态理念如何在设计实践中贯彻 | 第24页 |
| ·如何保证设计大纲的普遍性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近自然”理念的指导作用 | 第25-31页 |
| ·“近自然”理念对设计定位的指导 | 第25页 |
| ·“近自然”理念对设计风格的指导 | 第25-26页 |
| ·“近自然”理念对设计手法的指导 | 第26-28页 |
| ·植物设计 | 第26-27页 |
| ·断面设计 | 第27-28页 |
| ·驳岸选择 | 第28页 |
| ·“近自然”理念的普遍性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 第31-37页 |
| ·生态景观设计程序 | 第31-33页 |
| ·场地信息收集 | 第31-32页 |
| ·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 ·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 第33-35页 |
| ·生态学层面 | 第33-34页 |
| ·景观学层面 | 第34页 |
| ·功能性层面 | 第34-35页 |
| ·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方法 | 第35-37页 |
| ·空间设计 | 第35页 |
| ·生态景观要素设计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高邮市北澄子河上段区域治理工程设计 | 第37-61页 |
| ·河道现状与问题 | 第37-41页 |
| ·河道现状 | 第37-41页 |
| ·存在问题 | 第41页 |
| ·治理目标与任务 | 第41-43页 |
| ·治理目标 | 第41页 |
| ·治理任务 | 第41-43页 |
| ·解决措施 | 第43-59页 |
| ·总体规划设计 | 第43-51页 |
| ·工程措施设计 | 第51-56页 |
| ·生态措施设计 | 第56-59页 |
| ·设计评价 | 第59-61页 |
| ·设计优点 | 第59-60页 |
| ·设计不足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探讨 | 第61-65页 |
| ·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61-62页 |
| ·存在问题 | 第61页 |
| ·建议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后记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