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故障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和容错研究概述和现状 | 第14-20页 |
| ·故障诊断概述 | 第14-16页 |
| ·故障容错概述 | 第16-18页 |
| ·混合动力汽车故障容错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整车系统结构和CAN网络设计 | 第22-35页 |
| ·混合动力系统机械结构 | 第22-27页 |
| ·发动机 | 第22-23页 |
| ·双电机 | 第23-24页 |
| ·动力电池 | 第24页 |
| ·行星齿轮机构 | 第24-26页 |
| ·液压系统 | 第26-27页 |
| ·整车CAN网络设计 | 第27-34页 |
| ·整车控制系统和CAN拓扑结构 | 第27-29页 |
| ·CAN网络数据链路层 | 第29-30页 |
| ·控制器通讯协议的制定 | 第30-31页 |
| ·整车CAN网络性能仿真和分析 | 第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整车控制器故障分析和诊断 | 第35-50页 |
| ·系统类故障分析和诊断 | 第35-42页 |
| ·进油温度传感器故障诊断 | 第35-39页 |
| ·调压阀故障诊断 | 第39-40页 |
| ·制动器B1滑差故障判断 | 第40-42页 |
| ·制动器B2滑差故障判断 | 第42页 |
| ·CAN通讯故障分析和界定 | 第42-48页 |
| ·CAN总线的物理层故障 | 第43-45页 |
| ·CAN通讯的软件层故障判断 | 第45-48页 |
| ·其它控制器故障信号诊断及处理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整车控制器容错处理策略 | 第50-63页 |
| ·整车无故障下的运行模式 | 第50-54页 |
| ·整车低速运行模式 | 第51-52页 |
| ·发动机起动模式 | 第52页 |
| ·混合动力模式 | 第52-53页 |
| ·驻车充电模式 | 第53-54页 |
| ·故障等级划分和故障诊断建模 | 第54-57页 |
| ·故障等级划分 | 第54页 |
| ·故障诊断建模 | 第54-57页 |
| ·整车故障容错策略 | 第57-62页 |
| ·带故障运行 | 第57-58页 |
| ·降功率运行 | 第58-60页 |
| ·跛行 | 第60-61页 |
| ·停机下强电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故障诊断和容错策略验证 | 第63-76页 |
| ·V模式控制系统开发流程 | 第63-64页 |
| ·V模式开发流程 | 第63-64页 |
| ·硬件在环测试概述 | 第64页 |
| ·硬件在环仿真环境搭建 | 第64-68页 |
| ·硬件系统 | 第65页 |
| ·软件系统 | 第65-68页 |
| ·基于d SPACE测试平台的仿真验证 | 第68-75页 |
| ·故障注入测试 | 第68-70页 |
| ·制动器B1滑差验证 | 第70-71页 |
| ·故障容错策略的验证 | 第71-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全文总结 | 第76页 |
| ·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