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雷钢琴组曲《船歌》和声技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福雷生平及钢琴组曲《船歌》的创作背景 | 第13-18页 |
第一节 福雷的生平介绍 | 第13-16页 |
第二节 钢琴组曲《船歌》的创作背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福雷钢琴组曲《船歌》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 | 第18-32页 |
第一节 曲式结构 | 第18-22页 |
一、 复三部曲式 | 第18-20页 |
二、 回旋曲式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旋律织体特征 | 第22-26页 |
一、 中后期简练、短小、半音化的旋律发展手法 | 第22-24页 |
二、 具有刻画船歌形象的织体特征 | 第24-26页 |
第三节 节拍节奏的复杂化运用 | 第26-32页 |
一、 重音移位 | 第27-28页 |
二、 复节拍 | 第28-29页 |
三、 变换拍子 | 第29页 |
四、 节奏特征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福雷钢琴组曲《船歌》的和声技法分析 | 第32-57页 |
第一节 调式调性 | 第32-41页 |
一、 传统大小调式的运用 | 第32-34页 |
二、 大小调与中古调式的融合 | 第34-37页 |
三、 全音音阶的运用 | 第37-39页 |
四、 调性布局特征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和弦材料的运用特征 | 第41-48页 |
一、 传统和弦材料的复杂化运用 | 第41-44页 |
1、 高叠和弦 | 第41-43页 |
2、 多功能的复合和弦 | 第43-44页 |
二、 色彩性和弦材料的拓展运用 | 第44-48页 |
1、 增三、增大七和弦的特殊运用 | 第44-46页 |
2、 空五度和弦的运用 | 第46-47页 |
3、 那波里和弦运用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和声进行的艺术特征 | 第48-57页 |
一、 功能性和声进行 | 第48-50页 |
二、 三全音关系的和声进行 | 第50-51页 |
三、 线条化进行 | 第51-53页 |
四、持续性进行 | 第53-57页 |
第四章 福雷钢琴组曲《船歌》和声风格的艺术特色 | 第57-62页 |
第一节 早期浪漫派和声特色的沿袭 | 第57-59页 |
第二节 中期个性和声技法的创新 | 第59-60页 |
第三节 晚期印象派和声特色的尝试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