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的分子机理 | 第9-11页 |
·Xoo基因组特征 | 第9页 |
·Xoo致病机理研究 | 第9-11页 |
·细菌第二信使环鸟苷二磷酸(c-di-GMP)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c-di-GMP代谢机制 | 第11-12页 |
·c-di-GMP代谢的调控机制 | 第12-13页 |
·c-di-GMP对致病性的调控机制 | 第13-14页 |
·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目的意义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信号蛋白新基因PXO-02944基因功能分析 | 第15-30页 |
·材料 | 第15-16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5页 |
·主要生化试剂和抗生素 | 第15页 |
·培养基和病菌培养条件 | 第15-16页 |
·试验方法 | 第16-22页 |
·Xoo基因组DNA的制备 | 第16-17页 |
·02944xoo基因扩增 | 第17-18页 |
·02944xoo基因纯化 | 第18页 |
·02944xoo基因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第18-19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19页 |
·02944xoo基因突变体的构建 | 第19-20页 |
·突变体互补菌株的构建 | 第20页 |
·突变体致病性和致敏性的测定 | 第20-21页 |
·突变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1页 |
·突变体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 | 第21页 |
·突变体鞭毛运动性的检测 | 第21页 |
·突变体胞外酶活性的检测 | 第21页 |
·突变体胞外多糖的检测 | 第21页 |
·02944xoo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02944xoo基因克隆 | 第22页 |
·02944xoo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页 |
·02944xoo突变体的构建 | 第22-24页 |
·02944xoo突变体互补菌株的构建 | 第24页 |
·02944xoo突变体致病性和致敏性的测定 | 第24-26页 |
·突变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6-27页 |
·突变体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 | 第27页 |
·突变体鞭毛运动性的测定 | 第27页 |
·突变体胞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7-28页 |
·突变体胞外多糖的测定 | 第2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8-30页 |
3 c-di-GMP信号系统中EAL结构域基因功能分析 | 第30-41页 |
·材料 | 第30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0页 |
·生化试剂 | 第30页 |
·培养基和菌株培养条件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03877xoo和vieAxoo突变体质粒的制备 | 第30-31页 |
·03877xoo和vieAxoo突变体的构建 | 第31页 |
·03877xoo和vieAxoo互补菌株的构建 | 第31页 |
·△03877xoo和△vieAxoo致病性和致敏性的测定 | 第31页 |
·△03877xoo和△vieAxoo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1页 |
·△03877xoo和△vieAxoo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 | 第31页 |
·△03877xoo和△vieAxoo鞭毛运动性的检测 | 第31页 |
·△03877xoo和△vieAxoo胞外酶活性的检测 | 第31页 |
·△03877xoo和△vieAxoo胞外多糖的检测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0页 |
·03877xoo和vieAxoo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页 |
·03877xoo和vieAxoo突变体的构建 | 第32-33页 |
·△03877xoo和△vieAxoo互补菌株的构建 | 第33-34页 |
·△03877xoo和AvieAxoo致病性和致敏性 | 第34-37页 |
·△03877xoo和△vieAxoo生长曲线 | 第37-38页 |
·△03877xoo和△vieAxoo生物膜形成能力 | 第38-39页 |
·△03877xoo和△vieAxoo鞭毛运动性 | 第39页 |
·△03877xoo和△vieAxoo胞外酶活性 | 第39页 |
·△03877xoo和△vieAxoo胞外多糖 | 第39-4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0-41页 |
4 三个基因对EPS合成基因及T3SS相关基因影响 | 第41-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1-42页 |
·供试菌株和突变体 | 第41页 |
·生化试剂 | 第41页 |
·培养条件 | 第41-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相关基因实时定量PCR引物设计 | 第42页 |
·细菌总RNA的提取 | 第42页 |
·总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 | 第42-43页 |
·实时定量PCR反应程序及体系 | 第43-44页 |
·相对定量的方法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02944xoo、△03877xoo和AvieAxoo中EPS相关基因表达 | 第44-46页 |
·△02944xoo、△03877xoo和△vieAxoo中T3SS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46-4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