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表面工程技术 | 第11-14页 |
·热喷涂技术 | 第12页 |
·热喷焊技术 | 第12-13页 |
·堆焊技术 | 第13页 |
·真空熔烧技术 | 第13-14页 |
·感应熔覆技术 | 第14页 |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14-15页 |
·材料的磨损 | 第15-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合金涂层的制备工艺及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涂层制备材料 | 第20-22页 |
·基体材料 | 第20页 |
·镍基合金材料 | 第20-21页 |
·WC 硬质颗粒 | 第21-22页 |
·实验设备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第3章 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 | 第26-36页 |
·试样制备 | 第26页 |
·镍基涂层的微观组织 | 第26-28页 |
·WC 比例为 10%的涂层的微观组织 | 第28-30页 |
·WC 比例为 20%的涂层的微观组织 | 第30-32页 |
·WC 比例为 30%的涂层的微观组织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涂层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36-54页 |
·试样制备 | 第36页 |
·合金涂层的化学成分 | 第36-39页 |
·涂层中缺陷的组织成分 | 第39-43页 |
·试样一合金涂层中缺陷的组织成分 | 第39-41页 |
·试样三合金涂层中缺陷的组织成分 | 第41-43页 |
·扩散层和基体的化学成分 | 第43-48页 |
·试样一扩散层和基体的化学成分 | 第43-46页 |
·试样二扩散层和基体的化学成分 | 第46-48页 |
·白色颗粒及块状物质的化学成分 | 第48-50页 |
·涂层的相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5章 合金涂层的硬度试验 | 第54-61页 |
·合金涂层的洛氏硬度 | 第54-55页 |
·合金涂层试样的制备和测量方法 | 第54页 |
·合金涂层的洛氏硬度 | 第54-55页 |
·合金涂层不同深度的显微硬度 | 第55-59页 |
·测量显微硬度试块的制备及测量方法 | 第55-56页 |
·涂层不同深度的显微硬度 | 第56-57页 |
·Ni 基合金涂层和镍基碳化钨复合涂层显微硬度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镍基碳化钨复合涂层显微硬度分布规律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6章 Ni60-WC 复合涂层的耐蚀性 | 第61-71页 |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 第61-63页 |
·试样制备 | 第61-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8页 |
·复合涂层耐腐蚀机理 | 第66页 |
·WC 含量不同对复合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熔融状态不同对复合涂层耐腐蚀影响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1页 |
第7章 涂层磨损机理的研究 | 第71-79页 |
·实验设备及试样 | 第71-72页 |
·实验方法 | 第7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2-78页 |
·涂层的磨损量 | 第72-74页 |
·涂层的磨损形貌 | 第74-78页 |
·本章结论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