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草抗氧化、抗肿瘤作用有效成分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5页 |
·引言 | 第10页 |
·猫眼草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简介 | 第10-11页 |
·有效成分 | 第11页 |
·药理作用 | 第11-12页 |
·治疗传统疾病 | 第11-12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2页 |
·抗菌作用 | 第12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2页 |
·抗氧化活性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中药材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 第13-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3页 |
·多酚类物质 | 第13页 |
·生物碱类 | 第13-14页 |
·多糖类化合物 | 第14页 |
·皂苷类 | 第14页 |
·其它类 | 第14-15页 |
·中药材抗氧化作用机制及评价方法 | 第15-17页 |
·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中药材抗氧化剂的应用 | 第17-18页 |
·医学和保健 | 第17页 |
·化妆品 | 第17-18页 |
·食品添加剂 | 第18页 |
·问题和展望 | 第18-19页 |
·抗肿瘤活性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中药材抗癌作用机制 | 第19-21页 |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第19页 |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 第19页 |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第19-20页 |
·细胞转导途径调控 | 第20页 |
·抑制端粒酶活性 | 第20页 |
·免疫功能的调节 | 第20-21页 |
·多药耐药逆转 | 第21页 |
·其他机制 | 第21页 |
·中药材抗肿瘤活性成分 | 第21-22页 |
·黄酮类成分 | 第21-22页 |
·多糖类成分 | 第22页 |
·生物碱类成分 | 第22页 |
·皂苷类成分 | 第22页 |
·其他类 | 第22页 |
·化学防癌 | 第22-23页 |
·大戟属植物抗癌研究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猫眼草活性部位研究 | 第25-32页 |
·材料、试剂、仪器 | 第25-26页 |
·猫眼草提取预实验 | 第26页 |
·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26-29页 |
·溶液的配置 | 第27页 |
·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抗肿瘤活性测定 | 第28页 |
·活性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29-31页 |
·测试方法 | 第29-30页 |
·测试结果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猫眼草有效成分提取分离 | 第32-46页 |
·材料、试剂、仪器 | 第32-34页 |
·猫眼草活性成分的提取 | 第34-39页 |
·乙醇回流提取猫眼草成分 | 第34页 |
·水煎煮提取猫眼草成分 | 第34页 |
·浸膏质量 | 第34-35页 |
·抗肿瘤活性测定 | 第35-38页 |
·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猫眼草中活性成分的跟踪提取分离 | 第39-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化合物活性及结构鉴定 | 第46-64页 |
·材料、试剂、仪器 | 第46-47页 |
·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47-52页 |
·活性测试方法 | 第47页 |
·活性测试结果 | 第47-52页 |
·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52-53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 第53-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