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会计处理问题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研究 | 第11-12页 |
| ·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方法研究 | 第12页 |
|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计量方法研究 | 第12-14页 |
| 第2章 股票期权的概述 | 第14-28页 |
| ·股票期权的涵义 | 第14-15页 |
| ·实行股票期权的意义 | 第15页 |
|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6页 |
| ·剩余索取权理论 | 第16-17页 |
| ·激励理论 | 第17页 |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 第17-28页 |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管理机构 | 第18页 |
| ·激励对象 | 第18-20页 |
| ·股票的来源 | 第20页 |
| ·授予数量 | 第20-21页 |
| ·等待期 | 第21-22页 |
| ·有效期 | 第22页 |
| ·授予日 | 第22-23页 |
| ·行权条件 | 第23-26页 |
| ·行权价格 | 第26-28页 |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研究 | 第28-36页 |
| ·理论研究 | 第28-29页 |
| ·资本市场有效性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有效性理论分析 | 第28-29页 |
| ·公司治理机制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有效性理论分析 | 第29页 |
| ·实证研究 | 第29-36页 |
| ·样本选择 | 第29-30页 |
| ·样本描述 | 第30-34页 |
| ·纵向分析 | 第34-35页 |
| ·横向比较 | 第35-36页 |
| 第4章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 第36-42页 |
| ·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观点 | 第36-38页 |
| ·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方法 | 第38页 |
|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 第38-40页 |
|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42-46页 |
| ·主要结论 | 第42-44页 |
| ·完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各要素设计 | 第42-43页 |
| ·完善市场建设,加强激励效果长期性 | 第43-44页 |
| ·完善当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 第44页 |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44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后记 | 第48-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