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一、前言 | 第7-13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二) 已有研究成果与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8-10页 |
1. 已有研究成果 | 第9-10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页 |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第10-13页 |
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2. 本研究使用的方法 | 第12-13页 |
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二、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及其关系 | 第13-25页 |
(一) 时代精神及其内涵 | 第13-19页 |
1. 考察时代精神的一种方法论 | 第14-15页 |
2. 时代精神的意蕴及其结构 | 第15-17页 |
3. 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7-19页 |
(二) 道德教育的本质 | 第19-20页 |
1. 道德的本质 | 第19页 |
2. 道德教育的本质 | 第19-20页 |
(三) 时代精神推动道德教育改革 | 第20-25页 |
1. 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的一般关系 | 第20-21页 |
2. 时代精神对道德教育的深刻影响 | 第21-22页 |
3. 时代精神制约道德教育的时代主题 | 第22-25页 |
三、新时期道德教育时代精神欠缺及其原因 | 第25-34页 |
(一) 新时期道德教育中时代精神欠缺的表现 | 第26-29页 |
1. 道德教育内部结构方面 | 第26-27页 |
2. 道德教育主导因素方面 | 第27-28页 |
3. 道德教育方式方法方面 | 第28-29页 |
(二) 新时期道德教育中时代精神欠缺的原因 | 第29-31页 |
1. 道德教育理念的偏失 | 第29-30页 |
2. 道德教育环境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三) 道德教育中强化时代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31-34页 |
1. 道德教育中强化时代精神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2. 道德教育中强化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 第33-34页 |
四、道德教育中强化时代精神的基本路径 | 第34-39页 |
(一) 拓展道德教育目标与功能 | 第34-35页 |
1. 深化理解道德教育本质 | 第34页 |
2. 创新定位道德教育目标 | 第34-35页 |
3. 全面拓展道德教育功能 | 第35页 |
(二) 树立道德教育的现代理念 | 第35-38页 |
1. 树立主体性德育理念 | 第35-36页 |
2. 树立建构主义道德教育理念 | 第36-37页 |
3. 树立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理念 | 第37-38页 |
(三) 建构系统的道德教育运行机制 | 第38-39页 |
1. 内容拓展机制 | 第38-39页 |
2. 教育运行机制 | 第39页 |
3. 综合评价机制 | 第39页 |
五、结束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Abstract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