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家族叙事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的对象 | 第12-15页 |
| ·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 第15-18页 |
| 第2章 以家族文化为基本立场的民间文化叙事模式 | 第18-32页 |
| ·家族史传的叙事模式 | 第19-25页 |
| ·家族的“创世纪”神话 | 第19-21页 |
| ·家族的人物谱系 | 第21-24页 |
| ·家族的发家史 | 第24-25页 |
| ·家族文化的叙事模式 | 第25-32页 |
| ·家族文化的特征 | 第26-28页 |
| ·家族文化的衰落 | 第28-32页 |
| 第3章 以家国兴衰为艺术构架的情节结构叙事模式 | 第32-46页 |
| ·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 | 第32-35页 |
| ·被“家”叙述的“国” | 第33-34页 |
| ·家国兴衰 | 第34-35页 |
| ·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 | 第35-40页 |
| ·道德的两级:白嘉轩与鹿子霖 | 第36-37页 |
| ·贤妻良母与妖女淫妇:吴仙草与田小娥 | 第37-38页 |
| ·父子冲突 | 第38-40页 |
| ·叛逆与救赎的叙事模式 | 第40-42页 |
| ·革命与恋爱的叙事模式 | 第42-46页 |
| 第4章 以喻象喻义为文化载体的象征隐喻叙事模式 | 第46-58页 |
| ·喻象营造与喻义表达的叙事模式 | 第47-53页 |
| ·白鹿 | 第48-50页 |
| ·鏊子 | 第50-52页 |
| ·白狼 | 第52页 |
| ·铜元 | 第52-53页 |
| ·文化隐喻的叙事模式 | 第53-58页 |
| ·“白鹿精魂”——传统文化的隐喻 | 第53-55页 |
| ·传统文化的消解与重构 | 第55-58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6页 |